呈十一市項目 尾站來澳展出
粵港澳非遺巡展港啟帷幕
【本報記者廣州廿四日電】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鞏固粵港澳文化合作第二十二次會議和粵港澳大灣區非遺交流大會合作成果,由省文化和旅遊廳、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澳門文化局聯合主辦“人文灣區 · 璀璨非遺”——二○二四年粵港澳大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匯”系列展覽首站,日前在香港文化博物館拉開帷幕,最後一站將赴澳門展出。
是次展覽名為“同心迎國慶——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匯瑞”,是首個以大灣區非遺為主題的聯合巡迴展覽,香港為首站,隨後將移師深圳和澳門展出。展覽精選大灣區十一個城市具有特色及象徵吉祥如意的瑞獸為主題的非遺項目,包括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為觀眾呈現視覺與文化的雙重盛宴。
寄寓美好生活
首展開幕式上,香港的“麒麟舞”表演,舞者們身穿色彩鮮艷的服飾,伴隨激昂的鼓樂聲,身姿矯健。麒麟和每個動作猶如祥瑞之光降臨現場,不僅展示了香港獨特的非遺魅力,承載着香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祈願。
澳門的“舞醉龍”表演同樣精彩紛呈。舞者們手持特製的醉龍道具,模擬醉龍形態,步伐踉蹌卻又不失節奏。醉龍在舞者的舞動下,時而昂首、俯身,彷彿真的沉醉在歡樂的氛圍,體現了澳門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風情,是澳門人民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
深圳的“沙頭角魚燈舞”表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中英街沙欄嚇村村民們借鑑魚在水中的動作,以舞動魚燈為祭祀方式,展現了客家漁耕文化。隨着音樂聲起,數盞魚燈不斷變換陣型,有“魚尾擺動”、有“小魚繞圈”,還有“小魚尾隨大魚”,在舞者操控下,魚兒於暗夜中搖曳穿行,宛如燦爛星河,賞心悅目,呈現出一個充滿生命力的海底世界,展示了嶺南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民俗風情,是灣區文化交流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