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10月24日
第C05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句句是甘)“我就吃只因”

“我就吃只因”

是日甘句:在餐廳,媽媽問:兒子你吃什麼?過來看看。兒子答:不用看,我就吃只因。

當孩子說起網絡梗、網上流行語時,估計不少家長都傻了,這說的是什麼呀?告訴你什麼是只因吧:這是一個網絡梗,有一位流量明星唱的歌叫《只因你太美》,但將“只因你太美”中的“只因”連唱,極像“雞你太美”,粉絲、青少年網友們後來就用“只因”等同於雞!

有說法稱二○一三年後出生的孩子是“阿爾法一代”,伴隨智能手機、社交媒體,也稱“5G兒童”。這一代以智能手機作為學習、社交、模仿、玩樂主要載體,網絡梗及巧與不巧的替代、刻意縮寫、表情符號、簡單應答等成為表達和交流僅有方式。

與“只因”類似的還有“芭比Q了”(完蛋了)、“你個老六”(喜歡玩陰的人)、“我真的栓Q”(恐懼和不安)、“慌得一批”(驚慌失措)、“上頭/下頭”(興奮/不開心)、“雨女無瓜”(與你無關)、“尊嘟假嘟”(真的假的)、“丸辣”(完了)、“泰褲辣”(太酷啦)……家長及長輩容易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還有英文梗:M3(你懂的)、PUA你(控制你)、CPU你(洗腦你)、KTV你(背後賣你)、UFO你(當你是外人)、PPT你(畫餅)等。再比如動作梗:一班同學突然跳舞式“電搖”(一種簡易舞姿)以表達嘲諷。

其實成年世界網絡梗與流行語同樣存在,只是不太密集或形同猜謎:“又幸福了姐”(嫉妒與調侃)、“配享太廟”(誇某專家說得很對)、“惹到我算是提到棉花啦”(性子軟),等等。

難怪有杞憂者擔心青少年語言網梗化的後果,雖然流行語是一種文化現象,但假如過於泛濫或有意無意脫離主流世界,是不是會變成無文化現象?

擔心未必多餘。

一鳴

2024-10-24 一鳴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70553.html 1 (句句是甘)“我就吃只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