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10月16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拾光者記)模仿

模仿

法國思想家勒內 · 吉拉爾提出了“模仿慾望理論”。他說,我們之所以想擁有某物,並非源於物品本身的價值,而是因為我們渴望成為像物品主人一樣的人。換言之,我們的慾望大多來自於“模仿”。我們許多慾望都是從他人那裡學來的。

吉拉爾指出,越是與我們相似的人,越容易成為我們的參考對象。例如,我們更傾向模仿與自己相近的同事的穿搭,而非追隨遙不可及的明星同款。我們不會妒忌遠在天邊的首富,卻會對那個跟我們同期進入公司、卻比我們晉升更快的同事心生羨慕。

這種“取近求同”的心理機制本應是健康的。畢竟,我們的生活圈子固定而有限,這種機制讓我們不至於追逐那些遠超自身能力的物品,然而,社交平台的興起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社交媒體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我們能夠輕易窺視那些我們羨慕的人的生活。更甚者,它讓我們接觸到了遠超出我們原有社交圈的人群,大大擴展了我們的“模仿”來源。透過社交平台,我們看到了更多的美食、服飾,各種光鮮亮麗的生活方式。這些信息彷彿是一本豐富多彩的“慾望菜單”,不斷激發我們對更多、更好事物的渴求,同時也讓我們離知足常樂的狀態越來越遠。

如何在慾望的海洋中保持清醒?答案或許在於深入叩問自己慾望的根源。當我們對某樣東西產生渴望時,不妨反問自己,這種慾望是來自於某位同事、某個名人,還是源於某則廣告或影片中的模特?

通過自我審視,我們將改變原先不經思考、盲目追隨的模式,培養自己反思、抵抗模仿的思考模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學會審視自己的慾望來源,或許是我們維持內心平衡、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途徑。

木 芹

2024-10-16 木 芹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68899.html 1 (拾光者記)模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