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10月11日
第B07版:消閒
澳門虛擬圖書館

特展重現千乘之國

觀眾可經深中通道前往深圳博物館

銅“山”字形器彰顯威儀

極具北方特色的鳥蓋 蟠虺紋銅瓠壺

展現古代北方族群文化特徵

純金製成的 龍首形金衡帽小 巧精緻

巧奪天工的金蹲 令人神醉

介紹武器矛、鈹、戈 的區別。

蟠虺糾結紋銅劍

錯銀銅 雙翼神獸栩 栩如生

特展重現千乘之國

深中通道通車以來,大大提升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交通便利,文化交流亦日益頻密。深圳博物館舉辦的特展“千乘之國——戰國時代的中山國”,即為大灣區居民帶來一場古中山國歷史的文化盛宴。

諸侯國曾力戰雙雄

古中山國與如今的中山市並無關係。中山國為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國土嵌於燕趙之間,即今河北境內,因城中有山得名,後為趙國所滅。《戰國策》云:“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當時多以戰車乘數指代軍事力量,有戰車九千乘的中山國,即為五個“千乘之國”之一,曾力戰七雄中的燕、趙兩國。此次深圳博物館舉辦的特展,以眾多出土文物介紹了中山國獨具特色的文化。

中山國特有的銅“山”字形器,上部呈“山”字形,下部兩側分別向內回轉成鏤空回字紋。中間是安插木柱的圓筒狀銎,凹口卡住“山”字形器中鋒。該形器出土時銎內仍殘留朽木,推測是插上木柱立於宮前,以示威儀。一眾山字形器陣列排開,莊嚴肅穆,既是儀仗用器,亦似刀戟林立,頗具肅殺之氣,令人自然聯想到軍事強國的尚武風範。

多款銅器工藝精湛

中山王墓東庫出土的錯銀銅雙翼神獸,圓睜怒目,直伸長舌,外露獠牙,形似昂首咆哮。前胸寬闊低垂,四肢弓曲,利爪怒張,翼指長空,尾如斧鉞,顯得剛健有力。眼、耳、口、鼻、羽均錯有銀線紋,身上錯銀捲雲紋千變萬化,背有蜷曲於雲中的錯銀鳥紋。神獸形態威武,霸氣十足。

戈是古代重要的鈎殺兵器,“蹲”為戈柄下端的金屬套。中山王墓車馬坑出土有形制相同的金蹲銅戈兩件,此次展出其中一件金蹲,長廿一厘米,純金打造,重九百克。上端為筒狀圓,下端為八稜形,近口和中腰處鑲銀箍。蹲上飾兩龍,用銀和藍玻璃鑲嵌龍眼,白銀鑲樹枝狀龍角、雙翼。兩龍的額、面、鱗等部位針刺刻成,花紋細如毫髮,工藝精湛,令人歎為觀止。

象徵武人不屈精神

鳥蓋蟠虺紋銅瓠壺,通高卅一厘米。此壺為鷙鳥形器蓋,冠頂波折狀,鳥雙目圓瞪,眼後有長耳,耳下有圓形耳羽。尖喙下部固定,上部可自由開合。鳥身蹲伏,翅膀飾重環狀麟紋,雙爪各擒一蛇。壺身傾斜,束頸修長;扁平橋形鋬手,兩端飾蟠螭紋,之間飾雲雷紋。類似造型的瓠壺存世數量很少,屬於極具北方文化特徵的青銅器。

蟠虺糾結紋銅劍是春秋中期至戰國早期文物,屬狄人典型器物,長卅一厘米。劍身細長,窄格,無劍首。莖體略呈長方形,通體鑄成鏤空蟠虺糾結紋。莖與劍身一體鑄成,柄部兩側小孔內原嵌綠松石。銅劍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劍身仍泛寒光,象徵着古時武人的不屈精神流傳至今。

飛 熊

2024-10-11 飛 熊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67979.html 1 特展重現千乘之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