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策提振市場信心
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的一攬子政策顯著提振了中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信心。其中,央行推出的兩項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備受關注。然而,交易商協會表示,這兩項工具並非“央行下場入市”,投資者應有風險意識。
一攬子政策在扭轉市場預期、提振投資者信心方面發揮了立竿見影的作用。在疫情之後,中國經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預期偏弱、經濟下行壓力大等多重挑戰。同時,房地產市場不穩和資本市場投融資功能嚴重弱化等問題也相互交織,導致市場預期偏弱。此次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和提振資本市場的政策宣示,提高了市場風險偏好水平,增強了消費者信心。
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宏觀政策從總量上維護經濟平穩運行,還需要針對重大突出問題採取結構性的政策措施。央行在貨幣政策總量上綜合運用多種工具,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同時,針對房地產和資本市場等結構性問題,央行也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靶向意義的結構性工具。此次創設的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即“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都是為了落實中央關於健全資本市場功能的決策部署。這兩項工具都是基於市場化的原則,是完善市場的長期制度安排。它們不增加央行基礎貨幣投放和擴大貨幣供給,而是具有特定的指向性和使用條件。
然而,儘管這兩項工具有助於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但投資者仍需有風險意識。金融管理部門對相關機構的資質、條件作嚴格要求,並設置科學的抵押率。同時,銀行信貸資金不能違規進入股市仍是金融監管應當堅持的一條紅線。高質量發展客觀要求各方共同維護穩定和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金融機構應當高度重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和投資者保護,提示個人投資者風險,嚴控加槓桿,嚴防信貸資金以消費貸等形式流入股市。投資者也應從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出發,不要盲目跟風炒作。
中國銀行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 陳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