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廈村史略
望廈村,又稱作“望霞”、“旺厦”。其中“望廈”一名在《廣東圖說》、《香山縣圖說》及《香山縣誌》中多次被使用,澳葡市政廳編印的《澳門市街名冊》中也以“望廈”稱之。
望廈村原本位於望廈山西南山腳,村內約有五百戶人口,多從事耕田。村民鑿井取水,井水是村民生活中重要的水源,“井泉龍王”是其中大井的代表。村裡香火鼎盛,建有普濟禪院、觀音古廟、康真君廟等寺廟。村東面有一座望廈墳場,曾經是村外園地,十八世紀起逐漸形成墳地。
望廈一帶居民大多祖籍是閩南或潮汕,最初在這裡聚居,慢慢繁衍成村。村中大姓有何、沈、黃、許、趙等,曾在村中建宗祠。此外,陳、鄭、韋、楊等姓氏的村民也在村中傳承了數代。不少名人志士,如方顓愷、屈翁山、陳恭尹等,都曾在此隱居。
望廈村曾有不少學子考取功名,其中趙氏父子最為出名。據《香山縣誌》記載,趙元輅於乾隆四十二年中舉人,趙允菁於嘉慶六年中舉人。趙氏父子相繼中舉,有“父子登科”的美譽。十九世紀初,趙氏父子共同創辦澳門最早的私塾——趙氏父子私塾。私塾位於望廈村觀音堂對面的趙氏家廟偏殿,學子有招子庸、曾望顏等。
清廷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後不久,美國派節使冠興前來談判。清廷不願意讓冠興進入京城,於是派布政使黃恩彤先一步到望廈,阻止美使北上。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五月十八日,即公元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望廈條約》在望廈普濟禪院內小花園的石圓台上簽定。清廷代表耆英,美國代表冠興。但條約內容不平等,是為國恥。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梁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