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灣區機遇助文創拓市場
經濟持續復甦,但商戶面臨挑戰不減,內需收縮、消費降級、成本高企等問題,要想方設法開源節流,鼓勵走出去發展是方向之一。
由政府主辦的“藝墟”市集自○八年起舉行,至今成為文創類品牌活動,受本地商戶、居民歡迎,亦吸引不少旅客關注。去年起“藝墟”市集已衝出澳門,走進大灣區,率先在佛山市舉辦,當局組織約四十個本澳文創品牌參與,當時商戶反映有助發掘不少合作機會及銷售對象。今年活動到廣州舉辦,規模進一步擴大,展銷近七十個來自澳門及內地的文創品牌商品,再次展現澳門文創商品的多元與活力。
對本地文創商戶而言,活動成為重要平台,推動商戶直面大灣區市場,拓寬銷售管道,為文創產業疫後復甦提供支持。期間,本澳文創業者亦能與大灣區同業互動,了解市場需求和消費趨勢,為產品創新和設計增添靈感。
文創市場空間大,百花齊放,加入者絡繹不絕,亦變相提高競爭門檻。面對海內外市場均以創意賦能,澳門文創行業須更精準定位,實現差異化發展。雖然不少文創業者可借“藝墟”平台到內地試水溫,但若希望量產式輸出產品,而非零散手工式發展,摸準市場需求,打造具有獨特賣點和競爭力的文創產品,方能應對市場變化。
如發展線上線下雙線推廣,線下設門市或銷售點、市集攤位,可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對品牌的了解,助力商品與市場接軌;並通過電商平台、社交媒體等線上渠道,延伸觸及點,透過不同互動加深了解市場。此外,透過不同的參展方式,有機會與不同地區的商戶建立合作關係,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及市場機會,甚至考慮與內地廠家合作,創新生產線,減輕成本亦能便利物流運輸,把產品推向全國乃至更遠的市場。
文創空間無限,澳門業者要成功打開市場,抓住大灣區融合的機遇,除了修煉內功,還要具備創新發展模式和市場策略,把文創意念落地發展。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