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好提升居民獲得感難題
統計暨普查局日前公佈,今年上半年本地生產總值為二千○四十三億元,按年實質增長百分之十五點七,整體經濟規模回復至一九年同期的百分之八十六點二,更是自一九年後再次突破二千億元水平。
近期官方公佈的統計數據亮麗,經濟增長繼續走高,暑假旅客人數超越疫前,本地勞動力接近“全民就業”,反映經濟逐步復甦,並展現良好的發展趨勢,有賴於特區政府及社會的努力。旅遊優惠引客,綜合旅遊如火如荼,尤其“演唱會經濟”帶來即時口碑和強大人氣,一到節假日,傳統旅遊區及金光大道水泄不通,人潮管制時有出現。
但經濟復甦速度,與打工仔薪水漲幅不成正比;旅遊業復甦,亦不代表各行各業復甦。疫情過後,不少中小企尚未恢復元氣。民生區、旅遊區復甦步伐不一,加上近年居民及訪澳旅客的消費模式不斷轉變,居民外遊及北上消費增加,導致民生區生意大減,特別是周末更顯冷清。租金高、人力成本高,本地中小企在價格上難以與內地競爭。民生區營商環境不如前,北區一帶最明顯。商戶租約到期後直接離場,吉舖需要較以往更多的時間尋找新商戶承接,空置率持續上升。
經濟增長的熱數據,與居民及中小企實際感受到的陣陣涼意,形成強烈“溫差”。除了惡化的社區經濟,還有持續上升的物價,“打工仔”的購買力降低,尤其對於低收入家庭或收入主要依賴政府福利及援助的長者而言,未受惠旅遊復甦的紅利,已面臨物價升幅的困擾。收穫感不強、安全感下降,有些人將怨氣轉移至外僱群體。
生產總值與旅客亮麗數據的背後,老百姓卻自有另一番感受,因為整體經濟增長的紅利未能普惠每一個澳人。發展經濟,為的是改善民生。正值政府換屆之年,無論新一任行政長官誰屬,擺在眼前的,正是經濟及民生兩大棘手難題,也是未來施政的必作題。寄望新一屆政府在解題時,必須以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依據,制訂有效改善民生的政策,以縮小拼經濟與惠民生之間的落差。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