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便利店
眾所周知,台灣的便利商店林立,據點超過一萬三千間,幾乎每條街都有一間。我以前居住在台灣時,可謂十分依賴便利商店,除了方便以外,它們的服務項目算是跳出了我對便利店的原有框架。
在澳門,我習慣去超級市場購物,加上廿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大部分商品的定價比超市貴。可是,台灣的便利商店基本上能包辦生活大小事,比如影印、提款、網購寄取、買車票,甚至是繳學費等。它們的商品售價與超市相比,不會高出太多。舉例我最常買的早餐組合,一份鮮食(三文治/飯糰/麵包)加一杯飲料(盒裝飲品或現煮咖啡),售價四十五至七十五元新台幣,跟一般早餐店或超市定價相若。
除了當地居民,我猜海外旅客也能達到“每天去一次便利商店”的頻率,台灣的特色盒裝飲料、鮮食和零食的吸引力不在話下。然而,由居民的角度來看,前往超市或大賣場的便利性遠不及便利商店。再舉一個例子,從我居住的地方出發,最近的小型超市需要騎十分鐘單車,而大型超市或大賣場,則要乘坐巴士或捷運。因此,我們大多選擇在周末或假期才去“大補貨”一次,其餘時間傾向留在附近便利商店解決生活需求。
在極高密集度和多個品牌的競爭之下,台灣的便利商店不斷打破市場已飽和的定律,在基礎上再開設多元型態的複合店,讓便利店內有聯名主題,有書店、燒烤專櫃或藥妝店等,其功能性好比一家百貨公司。它們的成功之道,是打造出一種令人安心的感覺,無論是清晨或深夜,在市中心或偏鄉,只要看到便利商店的燈亮起,就會覺得很踏實。
櫻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