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現的力量
我曾說過二次傳達會減損所有藝術、景觀、實相本質的美感,只有親自耳聞目睹,讓感官面對面接受、吸收、傳導、感知……美與其所蘊含的力量才會真切地進入皮質層疏導入靈魂。那種超越語言和表達的激蕩、感動、震顫、愉悅(或更多豐富的其他感受)是個人與藝術、景觀、物體產生連結時不足與外人道的。
那種連結是兩者間非語言的秘密,除了自己,無人知曉。
這種感覺美妙也不甚美妙。美妙在於這種感觸獨一無二(因對象具有唯一性)並精細微渺,你覺察到了並沉浸其中;不甚美妙在於無人知曉、無人共情,即使有但彼此陌路,所以,知音難覓。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美好事物所含力量的覺察,並精心呵護這種覺察力。
我向來對草間彌生無感,符號式的藝術作品對我沒有太大吸引力。
當代藝術在我看來有大多是人脈和資本的炒作,當然作品的技術與創意基礎還是要有的,炒作也需要支撐,只是當下社會物化嚴重,有靈氣的藝術創作多是自娛自樂型的。
直到一次美術展覽,行至其中一間展廳時,正面居中的作品沒吸引我,反倒是牆角一幅特別有聚焦能力。我好奇地走過去,發現那是一幅類似肌理效果的油畫,沒有具體內容,就是單純的小黑點,以某些片段性規律的小單元,無規律地鋪滿酒紅的底色上。小黑點看久了,有些浮凸的立體感,隔着一定距離,不知這種浮凸是視覺欺騙造成的,還是色彩差異造成的,總之,這是一幅看上去單調但耐人尋味的作品。
讓人不能久視(因為紅底色讓視覺易疲勞),但又非常想仔細看那些細節——這種矛盾感以及遠處產生的吸引力,讓我對作者產生好奇,然後,驚訝發現這居然是草間彌生一九六一年的作品。
瞬間我就明白,藝術大師之所以被業界認可並賦予地位,都有強悍的專業表達力做內核的。
(顯現系列 · 一)
古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