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8月11日
第A16版:澳門街
澳門虛擬圖書館

古時同爲廣府人·如今穗澳更相融

清代畫作裡的廣州城市景觀,但見江上船來船往,十分繁華。

清代畫作裡的澳門景色

清代粵海關文件

清代畫作裡的澳門南灣外港,江上亦見 帆影簇簇。

位於澳門的利瑪竇雕像

古時同爲廣府人·如今穗澳更相融

文/圖:廣州日報 · 粵韻周刊

珠三角地區有句俗語:“廣州城、香港地、澳門街”,穗港澳三地同屬嶺南之地,文化同根同源,有着許多共同的記憶。其中,廣州與澳門,都是海上絲綢之路和對外貿易的重要視窗,在歷史上澳門還一度成為廣州最大的外港。

從十九世紀開始,孫中山、容閎、高劍父、冼星海、紅線女等一大批名人活躍於穗澳兩地,在教育、醫學、藝術等領域作出卓越貢獻。何賢、馬萬祺等已經扎根澳門的廣州人,心繫桑梓,慷慨捐建學校、醫院、橋樑,促進家鄉騰飛。今天,兩地上演更為緊密融合的雙城記。穗澳兩地情,一代又一代,代代傳承。

【地緣相近 珠水相連】

不住田園不樹桑,珴珂衣錦下雲檣。明珠海上傳星氣,白玉河邊看月光。 ——湯顯祖

攤開珠江三角洲的地圖,廣州位於珠江三角洲北部頂點,澳門位於南端。古時,從廣州到澳門的水路有兩條:一條為珠江內河水道,經順德、香山(今中山、珠海)前往澳門;一條經由珠江口、獅子洋、伶仃洋一線前往澳門。這兩條水道將廣州和澳門連成一體,通江達海。

一南一北珠水連 · 秦時就同屬一地

大約在五六千年前,如今的珠三角一帶是以廣州為頂點的漏斗狀大海灣,俗稱廣州溺谷灣。基底露出水面的部分,成為小島和山丘。今日之澳門,在當時也只是孤懸於海上的小島。珠江攜帶的泥沙不斷在珠江入海口處堆積,日積月累,在陸地與小島間形成一道沙堤,小島遂與珠三角陸地相連,成了半島。據《澳門“蓮”系地名考》記載,澳門蓮花山突起狀如蓮花盛開,而這道沙堤使得蓮花山和陸地相連,恰似這朵巨型蓮花的花梗,故被稱作“蓮花莖”。古時的蓮花莖,是一條狹長的石壆,“徑十里,廣五六丈”。屈大均曾在《澳門其三》中說:“路自香山下,蓮莖一道長。”明清時期,官府在這裡設置關閘。滄海桑田,古時的蓮花莖今天已成了關閘馬路。

歷史上,穗澳兩城曾同屬一地。西元前二一四年,秦統一嶺南,並設立桂林、南海、象等三郡。其中,南海郡下轄番禺、博羅、四會、龍川四縣,今天的廣州與澳門都在古番禺境內。此後,隨着歷代政府在嶺南行政設置上的變化,澳門的隸屬也多次改變。宋代紹興年間,朝廷將南海、番禺、新會和東莞四縣各劃出一部分,建立香山縣。今中山、珠海、澳門均屬香山縣,歸屬廣州府,直至近代。

珠三角水網密佈,正是由於水陸相連的便利,澳門和珠三角其他地方的居民自古交往密切。明代有“粵民僑寓澳門,人數眾多……南、番、香、順等縣,商民往來省澳者,何止數萬?往往兩地置產,兩地行商”的記載。

“廣州諸舶口,最是澳門雄”·外商

澳門“住冬”堪稱“大遷徙”

澳門古稱濠鏡。清初大儒屈大均說,“澳”是舶口的通稱,濠鏡澳南北有兩山對峙,形如澳之門,所以又有澳門之稱。

澳門三面臨海,航行便利,是古時對外貿易的天然門戶。明嘉靖十四(一五三五)年,廣州市舶司遷到澳門,澳門正式開埠,對外貿易更加繁榮。大量絲綢、茶葉等中國貨從全國彙聚廣州,再經澳門轉銷世界各地。

澳門也從一個漁村,漸漸變成世界矚目的繁盛商港。明萬曆年間,江浙文人葉權在遊覽廣州後大發感慨:“商賈聚集,兼有夷市,貨物堆積,行人肩相擊。”在遊澳門後,他又寫道:“數千夷團聚一澳,雄然巨鎮。”萬曆十九(一五九一)年,湯顯祖從廣州行船到澳門,目睹了此地盛景後賦詩一首:“不住田園不樹桑,珴珂衣錦下雲檣。明珠海上傳星氣,白玉河邊看月光。”詩句描述了他在澳門街頭看到的人們穿着華麗、佩戴珠玉,連江河大海都染上了珠光寶氣,可見澳門之繁華。

清代,廣州成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穗澳兩地商貿往來更為緊密。清康熙二十四(一六八五)年,清政府在廣州設置粵海關,取代過去的市舶司,又設澳門關部行台(總口),作為粵海關的徵稅總口之一,下轄大碼頭、南灣、關閘和娘媽閣四個小口。當時,外國商船不能直接開到廣州貿易,來廣州前,得先到澳門辦理通行證,僱用引水員引導進入廣州。據清人梁廷枏著《粵海關志》記載,外國商船前往廣州貿易,“至夷船到口,即先報澳門同知,給予印照,注明船戶姓名,守口員弁驗照放行”。從乾隆十四(一七四九)年至道光十七(一八三七)年,澳門總口每年徵銀二萬九千六百両,為粵海關轄下眾口之冠。難怪屈大均說:“廣州諸舶口,最是澳門雄。”

一七五九年,根據兩廣總督李侍堯的進呈,乾隆皇帝下達手諭,外國商人在非貿易季(十月到次年三月)必須離開廣州,或返國,或遷居澳門。自此,活躍在廣州的外國商人,夏季在十三行貿易,冬季到澳門居住(稱為“住冬”)。

按照當時的規定,外商到澳門“住冬”,只能走珠江內河水道。人們用“上省”指代從澳門前往廣州,用“下澳”指代從廣州前往澳門,來往廣州和澳門之間便被稱為“上省下澳”。如此稱呼,或許是因為從澳門前往廣州要逆流而上,從廣州前往澳門則是順流而下。

外商“住冬”要半年之久,所帶之物,除了衣服、食物、餐具等生活用品外,還有重要的帳簿和文件,帶不走的白銀則委託信譽度高的行商代為保管。照顧他們生活的僕役、廚師等也隨船前往。如果加上水手,“住冬”船隊常有十五至二十艘船。有時候,還有一艘專門搭載乳牛的船隻,每天為外商提供鮮奶。美國商人亨特多次親歷澳門“住冬”。他說,“住冬”就像是一次興師動眾的大遷徙。每年外商“住冬”前夕,廣州十三行夷館外的江面上就會聚集很多快艇。僕役和工人把一箱箱行李搬運上船,在收到粵海關發出的批准文書後,就鳴笛“下澳門”。當再次看到漂洋過海而來的商船停靠在澳門附近時,外商們就意識到新的貿易季來臨了,於是又紛紛以同樣的方式“上省城”,回到廣州十三行。外商在澳門“住冬”,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廣州“一口通商”終結,成了兩地一段特殊的商貿記憶。(二之一)

2024-08-11 文/圖:廣州日報 · 粵韻周刊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55802.html 1 古時同爲廣府人·如今穗澳更相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