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
二○二四巴黎奧運會,一開幕便招來非議。
開幕式在與我們時差有六小時的歐洲舉行,一些朋友竟然徹夜守候,只為看法國人如何演繹奧運精神,確是“精神”可嘉!以塞納河沿岸的古典風光,與地標艾非爾鐵塔為開幕典禮的主要演出場地,誰說不是一流的選擇呢?可是一曲《裸體》唱出,法國人的奇思妙想“沖了龍王廟”,不但將奧運旗幟倒掛,還惹怒不少基督徒。主唱歌手菲利普 · 卡特琳扮演的酒神狄俄尼索斯,裸露的肉體橫陳在長餐桌中央,與排列在他背後的伴舞者相映襯,儼然達芬奇名作《最後的晚餐》,因而被指責對基督不敬。不到一天,便遭到大量抨擊,亦導致本屆奧運開幕和閉幕式的藝術總監托馬斯 · 喬利受到網上恐嚇報警求助。
法國人在藝術表現形式中展現浪漫、唯美、大膽開放的特質,本來是預想得到的。然而不論是人們的聯想力太高,還是接受能力太低,這場爭議孰是孰非,都揭示了一個內在的問題——再自由奔放的民族,在宗教信仰面前,想法都是保守的。
奧運的開幕式是萬眾期待的演出,吸引力不亞於各個體育項目的競賽。奧運源自古希臘的城邦搏擊競技比賽,當時城邦戰事頻繁,但每當在奧林匹亞城競賽那天便會休戰以示和平。據說那時候的搏擊是裸體進行的,賽後還有宗教活動。由此想來,裸體與有宗教含義的元素,當是奧運會的象徵。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古希臘時期信奉的是多神教,眾神都有着與人類一樣的貪婪、愛慾,甚而比人類更甚。後來歐洲人普遍信奉的基督教和天主教,神和聖人們都被神聖化了,祂們的聖潔不容褻瀆。所以無神論者如我,既理解基督徒的憤怒,也以為不用把演出的動機想得太醜惡。
明天的閉幕式演出,我們且拭目以待。
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