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重地 閒人免進?
英諺一句“勿與成功爭辯”,不少人奉為金科玉律。然而當代知名哲學家桑德爾(Michael Sandel)認為,當美國的精英政治,長年壟斷“成功”的話語權及遊戲規則,最終可能換來“全盤皆輸”的社會和經濟代價。
貼地的世界級學者
聽桑德爾一席話,未必勝讀十年書,但至少值回票價。在疫情之前,他不時走出象牙塔,到全球不同國家巡迴演講,門票一出,火速售罄,全因他選擇的內容相當貼地,有些更是三言兩語難以說清的難題:例如父母若想透過基因工程,“訂製”完美嬰兒,會引發什麼人性問題?面對孩子無心向學,以獎金激勵他們閱讀,又有什麼不妥之處?
桑德爾的演說魅力,不在於他的肢體語言、演說技巧,甚或煽動人心的本事,而是他深明如何以顯淺的語言,將學術理論化繁為簡,再以他擅長的政治哲學融入生活,點評美國“結構性問題”。桑德爾在哈佛大學任教超過四十年,他負責的通識課,每年吸引過千名學生選修,如今成為該校破百萬點擊率的流行網上課程。
若說成名要趁早,桑德爾在青年時代已鋒芒畢露。一九七一年,十八歲的他代表母校,在超過二千四百名師生面前,自信十足地挑戰美國前總統、當時仍是加州州長的里根跟他同台辯論。當時正值越戰時期,美國年輕人反戰情緖高漲。據桑德爾憶述,當年他準備了一連串“大辯題”,從越戰、聯合國、十八歲應否擁有投票權等議題,向里根連珠炮發,誓要令對手無從招架。但薑還是老的辣,演員出身的里根,選擇以柔制剛,全程擺出一副和藹可親的長者姿態,和少年桑德爾親切交談。一小時後,萬眾期待的唇槍舌劍,竟是空雷不雨。桑德爾回想往事,坦承當年敗陣,並非因為里根以理服人,而是以個人魅力贏取好感。
當代美國的傲慢與偏見
踏入上世紀八十年代,英美兩國分別由里根和戴卓爾夫人掌舵,兩人擁護新自由主義,三十而立的桑德爾,不依或可升官發財的主流理論套路,集中火力批評自由主義的流弊。他的《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將槍口對準政治哲學家羅爾斯,批評後者的《正義論》,在學術界平地一聲雷。
近年,桑德爾眼見美國民粹崛起,社會愈加對立,決定從美國夢的理想出發,探究追夢伴隨的“成功”,是否造成社會紛亂的元兇。美國夢說來簡單:只要有夢想,發奮圖強,不論膚色、種族、經濟條件,每個人在美國,都總有出人頭地之日。如果夢想成真等於成功,那些為生活掙扎求存的勞動者,無疑是精英眼中“應有此報”的失敗者。對桑德爾而言,正是一雙雙“狗眼看人低”的勢利眼,激起美國工人階級的憤怒和不甘。於是在六年前的美國大選,特朗普團隊高舉反精英旗幟,為廣大的勞動人口搖旗吶喊,最終成功得到他們神聖一票。
純粹從英文字面上解讀,“精英制度”(Meritocracy)重視才德,字面上相當正面,由英國社會學家楊恩(Michael Young)首創。然而在他的著作《精英制度的崛起》中,楊恩警告在精英制度下,社會上只有成功與失敗者,兩者之間涇渭分明。但只要留意近三十年來,從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到美國前總統奥巴馬,掛在他們嘴邊的“精英制度”,跟楊恩的“原著版本”剛好相反。這批政治精英巧用政治修辭,將“精英制度”塑造成公平社會的理想制度。然而只要回歸現實,“精英制度”無疑以經濟階級和教育程度定義成功與失敗,並將金錢和學位,作為尊重他人的判準。
多一點謙卑 少一點“奉旨”
任職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不少“米飯班主”,就是“成功”的佼佼者。面對他們高傲自大,他往往將舊約聖經《傳道書》的智慧,供富世代參詳:“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
說白了,在如此功利的制度下,既得利益者認為成功全憑一己之力,往往忘記人有凌雲之志,非運不能騰達的道理。那份屬於“人生勝利組”的優越感,逐漸衍生傲慢心態,對社會低下階層不屑一顧,甚至認為他們的“失敗”,全屬咎由自取。在“精英制度”的魔咒下,貧窮家庭深信孩子如果沒有大學一張證書傍身,前景必然黯淡無光,下一代亦只能抬頭隔着一塊玻璃天花板,仰望天空中的美國夢如雲朵飄過。
凡事都是一體兩面,有社會共業,就有社會共善。桑德爾相信,當一個人不再以教育程度和經濟條件為尊重別人的唯一標準,他對社會的共善便多了一分貢獻。桑德爾以這次世紀疫症為例,指美國抗疫失敗,除了政府失職,社會亦缺乏上下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就抗疫成敗角度思考,在前線拯救生命的醫護人員,和保持市容整潔、消毒公共場所的清理工人,共同扛着維持公共衛生安全的重任,彼此在社會上本應享有同等的尊嚴。
要達至這驟聽起來像理想國度的願景,桑德爾認為精英制度下的成功者,必須承認運氣是他們人生路上的關鍵因素,而非先將自我無限膨脹,然後飄上自己建造的神壇。心懷謙卑,明白到自己成功登頂,將美景盡收眼底,某程度上是身邊的人和事,讓一切成為可能。也唯有這樣,一個更公正友善的社會才有可能出現,繼而打破“選賢與能”的民主神話─即賢能應成為真正的人民代議士,而非一旦勝選,便將承諾拋諸腦後,甚至鄙視選民智慧,導致民主體制異化。然而好勇鬥狠的美國,有否桑德爾哲人眼中的集體智慧,或許毋須拭目以待,歷史大概已經提供了答案。
杜然(文化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