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左江花山岩畫感受世遺魅力
優異生探究“無字天書”秘密
澳門優異生參訪團今日繼續崇左行程,走進左江花山岩畫,感受世界文化遺產的魅力,探究這份“無字天書”的秘密。
(崇左四日電)
探秘千年之謎
當天下午,一行乘船至明江邊花山懸崖之下,崖壁上一個個手腳張開、銅鼓在側、身佩環刀的紅色人像圖案引入眼簾,眾團員均感歎此景震撼人心,不停好奇詢問岩畫如何繪製,有何作用及為何存在千年仍保存完好。
花山岩畫由壯族先民駱越人繪於戰國至東漢時期,主要分佈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兩岸的崖壁上。其中,位於寧明縣的花山岩畫是單體面積最大、畫面最集中、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岩畫,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關於作畫來由,部分專家推測,花山岩畫是駱越人為了舉行祭日、祭銅鼓、祀鬼神等祭祀活動或是慶祝狩獵成功、豐收及戰爭勝利等重大慶典活動而創作的。此外,自下而上攀援法、自上而下懸吊法、直接搭架法、浮船法等作畫方式也眾說紛紜,仍是留給後世的謎題之一。
傍晚,一行前往太平古城,感受古城的寧靜與韻味。太平古城根據宋代舊址復建而成,號稱廣西版“大唐不夜城”“壯鄉第一古城”。除壯族文化外,還融入其他民族文化特色,形成民族大團結氛圍。晚餐後,參訪團還進行分享會並分組表演,共敘友誼,氣氛熱烈。
建設智慧口岸
稍早,一行還參觀憑祥市友誼關。登上友誼關關樓,團員們觀摩樓內陳列的歷史文物展品,從一八八五年七旬老將馮子材英勇抗法,取得鎮南關大捷,到一九四九年紅旗插上鎮南關,標誌廣西全境解放,再到建國後接連改名“睦南關”、“友誼關”及對越自衛反擊戰關樓留下纍纍彈痕,參訪團深刻感受友誼關所承載的厚重歷史。
友誼關是我國九大名關之一,始建於西漢,已有逾兩千年歷史,至今還在使用並具有口岸功能,是我國通往越南乃至東盟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之一。
在友誼關口岸的憑祥綜合保稅區,跨境貨櫃車大排長龍,等待辦理通關業務。今年上半年,經友誼關口岸進出口貨物近兩百五十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近四成,貨值逾兩千二百億元,增長逾兩成,進出口規模、進出境車輛數均創歷史同期新高,跨境產業鏈供應鏈樞紐作用愈加明顯。
為應對日趨增長的外貿形勢,目前,中越友誼關友誼貨運通道智慧口岸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項目有望在今年底實現無人駕駛運輸中方段試運行,屆時將大幅提升口岸通行能力。
本報記者 牛寅虎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