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冏
“冏”字是近年流行的網絡熱詞。據《辭海》釋義,它與“囧”字是異體字,本義為窗戶明亮。天才的網友們抓住“冏”字的“表情包”表徵,賦予了它“鬱悶、悲傷、無奈”之意,與“冏”字的本義背道而馳,卻相映成趣。
近日讀晉史,看到“八王之亂”裏有一位名為“司馬冏”的王,聯想到當代網友對“冏”字的新解,不禁啞然失笑。
“司馬冏”這個名字,“冏”得傳神,它恰是對司馬冏所處時代的精闢解讀!
先說司馬冏其人。司馬冏,字景治,是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之侄、齊王司馬攸之子。“八王之亂”中,他是第四個登場的“反王”。《晉書 · 齊王司馬冏傳》記載,司馬冏“少稱仁惠,好振施,有父風”。公元三○一年,趙王司馬倫廢黜晉惠帝篡位,司馬冏聞訊大怒,隨即揭竿而起,傳檄天下,舉義兵討伐司馬倫,最終大獲全勝,迎得晉惠帝復位。一舉成功後,司馬冏迎來了他一生中的高光時刻,被封為大司馬、輔政大臣,加九錫,一時權傾朝野。
然而司馬冏上位後,很快顯露出紈絝子弟的本色——“逞心縱慾,驕恣日甚”,很快大失人心。翌年,司馬冏被“八王”中第五位登場的長沙王司馬乂所殺,夷三族。
司馬冏高光登場、慘然收場,他戲劇性的人生,結局的確“夠冏”。但他只是兩晉南北朝那個歷史最“冏”的大時代裏,一個小小的縮影。
以“八王之亂”為起點,司馬冏及其他的司馬氏強人們,仿似打開了一個充滿了陰謀與背叛、血腥與殺戮的“潘多拉魔盒”。從此以後,大地上形形色色的割據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五胡的鐵騎踏破中原,兵禍延綿,四境紛擾,百姓流離。中華民族進入一個歷時三百餘年的大分裂時代,一個史上最為黑暗和混亂的壞時代。
這樣的壞時代,怎一個“囧”字了得!
南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