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增設施提全民身體質素
巴黎奧運,全城熱哄。發展競技體育,首要打好基礎,大眾體育仍待進一步普及。有團體調查發現不少居民有運動的意願和習慣,社區運動風氣也較盛。具規模和設施齊全的運動公園、體育場地的建設須加快落實,讓更多人養成鍛煉習慣,提高全民生活品質,強健身體質素。
近年政府持續優化各區公園,除了松山、水塘、觀音像海濱休憩區等地環境不斷改善,市區內的二龍喉、黑沙環、鴨涌河、白鴿巢、螺絲山等公園也適時重新規劃優化,引入新設備,讓更多人享受到更好的運動和休憩體驗。但礙於地方細,公園和休憩區比較袖珍,設施相對單一。
原狗場地段、南岸海濱綠廊二期位處北區、中區與新口岸一帶優越位置,面積廣闊,建設成集運動、遊戲、親子、社區活動、休閒文化等多元複合的運動場地,獲社會普遍認同。綠廊二期工程仍處起步階段,具體規劃和各類運動設施,還需當局進一步考量區內需要,以及與一期區分開來,盡可能照顧不同年齡層居民的運動和休憩需要。
市民運動公園初步方案推出後,民間一直關注設計和籌建問題。初步方案看到運動公園規模龐大、設施眾多,無論現階段規劃設計,下一步籌建招標,到日後管理維護,料涉及建設、交通、體育和市政等多個部門,需要跨部門充分溝通和協調。尤其是場內設施定案和落實,到日後面對不同年齡層居民、運動員的使用管理等問題,須及早定案以及續與社會團體溝通,聽取不同意見並調整。
理想場地、先進設施對居民養成運動習慣有很大幫助。當局可考慮加強與社團合作,舉辦各類適合不同年齡的大眾體育活動,如針對年輕人的競技項目、中老年人的健康舞等,提高大眾體育運動參與度,發掘和培養競技體育人才。新場地也可在開放時間上作調整,吸引更多輪班或夜班工作者,在工餘時間走進公園,提升參與運動鍛煉的意願,培養運動習慣,透過運動緩解生活及工作壓力,提升全民身體質素,減輕醫療負擔。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