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智慧教學服務平台”
教局:推私校銜接央積金
【本報消息】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長龔志明回覆議員李良汪關於減輕教師壓力、提升退休保障的書面質詢時表示,政府重視教學人員的工作條件和退休保障。教青局於二○二二 / 二○二三學年起推行“智慧教學先導計劃”,推動學校逐步構建以智能題庫、智能組卷、智能批改等教學功能為核心的“智慧教學服務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為每位學生訂定“個性化學習服務”建議,促進精準化的教與學。二○二四 / 二○二五學年,申請參與上述計劃的校部在使用規模上較二○二三 / 二○二四學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例如擴大“計劃”的覆蓋年級,接受有關服務的學生人次數亦有上升。
另一方面,《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已規定私立學校須為教學人員設立公積金,使私立學校教學人員成為目前澳門唯一享有強制性公積金制度保障的私人勞動市場的僱員群體。現時,所有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已為教學人員設立公積金制度。配合特區政府推動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教青局未來將繼續聯同相關部門推動學校銜接至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以提升教學人員的退休保障。
深化智慧教學
為向學校提供更全面支援,教育基金支持學校申請相關配套輔助硬件設備和到校支援服務;教青局亦組織參與計劃的學校舉行示範課、經驗分享講座和展覽活動等,讓教學人員從實務上汲取智慧教學的運用經驗,實現減負增能。
參與計劃的學校普遍認同智慧教學有助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需要調整教學內容,亦有學校稱題庫有助提升教學效能,電子閱卷的辨識度及準確度高、知識點分類齊全,語音辨識功能有助為教學人員的語言教學帶來便利等意見。
為促進教學人員身心健康,教青局定期舉辦相關主題培訓活動,亦透過教育基金“學校發展資助計劃”,按照學校辦學規模資助學校聘用五類專職人員,協助處理各類教學工作以外的輔助工作,減輕教師非教學工作的負擔。
他又提到,因應電子通訊軟件普及化,教青局於二○二一 / 二○二二學校年度《學校運作指南》推出有關學校人員使用通訊軟件、網絡平台等電子信息作溝通聯繫工作的建議,並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校、家長及學生共同協定以相互體諒為原則,制訂校本化的指引或守則,以關注平衡教師休息時間、家校溝通和學校行政管理等需要。
家校多元溝通
現時,全部非高等教育學校均設有多元的家校溝通渠道,除了通訊軟件外,學校透過學生手冊、家長會、班主任接待家長時段、家校合作活動、學校開放日等恆常溝通方式,因地制宜與家長聯絡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