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促立法規管新型毒品
【本報消息】司警及社工局提出立法監管新型毒品“依托咪酯”的建議。禁毒委員會委員、婦聯社會服務部助理行政主管鄭德雄表示贊同。根據有關部門公佈的個案及工作情況,這種毒品已顯示出社區化跡象,極需修法以確保預防及打擊新型毒品的有效性。強調要深化政府、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合作,針對年輕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防毒宣教工作。
鄭德雄提到,警方曾截獲內地外僱將含有“依托咪酯”的電子煙彈帶入澳門;社工局在本月開展的新一輪禁毒先導計劃中,也發現“依托咪酯”的陽性個案,表明此類毒品在社區中出現。“依托咪酯”屬於麻醉性藥物,長期濫用或過量吸食會導致意識模糊、言語不清等,嚴重損害大腦。去年,國家已加強對“依托咪酯”的管控工作,建議本澳盡早將其列入毒品管制清單,並考慮參考以往做法,透過緊急程序在立法會完成修訂《禁毒法》。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以來所檢獲的四宗“依托咪酯”個案,均以電子煙作為吸食媒介,其中一宗更涉及滲入校園的情況。根據《澳門青少年煙草使用調查二○二一》,青少年電子煙的使用率已達百分之四,這一數字超過傳統捲煙,現時結合新型毒品的危害性更是不容忽視。儘管《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已全面禁止製造、分銷、銷售、進口、出口及攜帶電子煙等相關產品進出本澳,但街頭仍不時可見有人吸食電子煙,入境來源令人質疑。
加強社區宣傳
鄭德雄認為,必須從源頭加強管控毒品及電子煙非法流入本澳,同時禁煙與禁毒宣傳工作的結合也至關重要。他期望持續透過家長、學校、社團與政府的合作,加強社區宣傳,更新對新型毒品及電子煙的資訊,強化居民認識其危害。由於“依托咪酯”在某些國家並未被列入受管制的毒品,暑假期間居民外遊或遊學的情況普遍,部分本澳學生也即將前往外地留學。為避免青年產生錯誤認知或誤入法網,建議所有出入境口岸應加強顯眼提示。高等教育等相關部門可與社團合作,定期為在外地留學的本澳學生、在澳的外地高校生、海歸學生及外僱等開展針對性的普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