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與人文灣區建設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的時代背景下,習近平文化思想於二○二三年十月舉行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首次被提出,這是順應時代變化發展、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
習近平文化思想從價值層面出發,強調發揮文化的作用,突出文化中鮮明的時代特徵。他指出:“價值觀念在一定社會的文化中是起中軸作用的,文化的影響力首先是價值觀念的影響力”,“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建設文化強國,就是為了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斷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
在建設文化強國的征程中,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既要繼承也要創新,既要堅守中國的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也要通過發展和繁榮文化並取得歷史性的進步,並與外國文化交流互鑒,實現新時代中國社會的飛躍和中華文明的昇華。在建設文化強國的征程中,我們也要意識到它與高質量發展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文藝創作也不例外。通過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以文化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開放寬容的態度借鑒外來文明的優秀成果,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同時不斷完善文化產品和推出文藝精品,發展文化生產力、提升文化創新、擴大文化影響、改善文化環境品質、提升人民文化生活品質,讓文化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共建人文灣區,塑造灣區人文精神,為構建灣區文化共同體擘畫了基本的藍圖。《綱要》提出,灣區城市要堅定文化自信,共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發揮粵港澳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優勢,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加強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對於後者,尤其應發揮大灣區中西文化長期交匯共存等綜合優勢,促進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創新人文交流方式,豐富文化交流內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澳門在這一方面要發揮東西方多元文化長期交融共存的特色,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旅遊,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文化交流中心,為人文灣區建設貢獻力量。
(二之一)
吳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