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輿論分析三中全會公報
強調深化改革注重社會公平
【中新社台北十九日電】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十八日公佈。台灣輿論高度關注此次會議,主流媒體集中報道會議公報內容及今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
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台灣媒體注意到,《決定》提出了三百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三中全會文件起草小組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擔任組長。
全會揭示經濟藍圖
台《工商時報》社論指出,公報強調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政府對市場必須“放得活”又“管得住”,以及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些辯證式的論述說明,中共認為,因應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一方面需要強而有力的領導,另方面也必須審時度勢提出因應之策。基於歷史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也為中共施政提供了較大空間。
文章還認為,三中全會揭示的經濟藍圖,一方面強調要加大對外開放、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另方面強調透過加強政府調節能力,推動經濟體制改革。
和平發展對外開放
台灣致理科技大學學者張弘遠今日接受《中國時報》採訪時表示,公報清楚點出大陸在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面向出現的問題,從相關內容可以看出,中共未來將在財政層面有更多積極作為。面對國際局勢變化,中共仍延續過往一貫方針,推動和平發展和對外開放。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今天在台北舉行的一場座談會上表示,三中全會以中國式現代化為主軸,強調區域均衡發展和提高人民幸福感。說明大陸不僅追求經濟發展,也注重社會公平和永續發展。
台須努力避免誤判
劉孟俊提到,公報指出“健全新型舉國體制”,這裡涉及的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將提升創新體系效能,縮短科技創新到產業創新之間的距離。
公報提出,到二○二九年,完成《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台灣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指出,針對中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出的期程,面對大陸方面變化速度之快,台灣方面要做更多的努力和準備,避免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