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盤檢視成效 制訂方案
為期二十周的“周末北區消費大奬賞”將於下月結束。據官方最初目標,活動預算兩千四百多萬元,即兩千萬元的電子優惠券,以三倍消費槓桿計算,希望可拉動六千萬元消費額。上周公佈數據,至六月底已核銷優惠約兩千一百萬元,累計帶動消費額一億一千萬元,等於拉動近五倍的消費額,勝於預期。按此推算,尚餘的消費優惠,必將引起居民把握最後優惠機會。
雖未有公佈具體消費流向,但從一千多家參與商號主要來自餐飲、零售等大眾化消費領域,當中不少正受消費外流影響。從初步數據看,至少可刺激參與商號的生意,甚至推動部分居民超前的消費行為,如到超市、藥房等“囤貨”。
除拉動消費,參與商號的生意額有否整體提升,抑或還只是集中周末周日消費?客戶群基本有否擴大,能否吸引新客戶光顧?商戶能否把獎賞優惠所吸引的新客轉化為熟客,為未來鋪路?畢竟振興社區經濟的活動,不能只從大數據出發,更需要細化檢視。
暑假是外遊旺季,居民在本地消費的頻率與需求多少受影響。當消費獎賞活動來到尾聲,沒有優惠券的誘因,暑假本地消費將有何變化?這將更全面反映提振活動是否可轉化啟動商圈內生動力,以迎來旅客消費力的補充。
活動實施以來,先後有不同建議希望在各區推出具特色的刺激消費計劃,差異化佈局,讓扶持工作遍地開花。北區試點計劃能否在各區複製優化,相信從今年以來官方數據、各區營商情況說明其需要性。但如何有效支持社區經濟,真正盤活而非大政策實施時才曇花一現,更需要深挖。
暑假檔期已開鑼,各方預測旅客量理想,尤其中央惠澳措施將刺激新旅遊增長點。應結合各方資源力量催谷檔期,因應各區受惠程度,針對性推出優化營商措施,力爭雙慶年帶動的消費紅利。
如今宜總結“周末北區消費大奬賞”計劃,擬訂不同方案,為活力不足的社區補短板。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