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
小時候,哪有甚麼電子玩具,即使是鐵皮玩具,已屬難能可貴的珍藏品了。只要有咫尺空間,或者是半壁破舊圍牆,都可以被極致發揮利用,成為街坊少年兒童們的歡樂天地。
輕輕揮動粉筆,不能畫出彩虹,但就可以在地上畫出大大小小的方格,成為女孩子最愛玩的跳飛機。男孩子就喜歡擲錢幣、掟波子,或者拍公仔紙,反正就是要分個高低,決出輸贏。汽水和啤酒瓶蓋同樣可以改造,用小鐵鎚壓平,再用釘在中央處打孔,穿根繩子,就變身成極具殺傷力的風火輪,可以互一番。斯文一些的,可以用家中的布頭布碎,買些綠豆,穿針引線,細心縫製成小豆包,玩玩抓子遊戲;又或者拿些小竹籤,沒有竹籤甚至可以用牙籤或者燒香剩下的香腳,玩玩考驗定力的抓竹籤。還有只用一根繩子就可以玩的翻花繩,還有用紙摺出來會跳動舞動的紙青蛙紙獅頭……總之任何家中剩餘或者沒用的物品,都可以變身成各種玩意,為小朋友帶來喜樂。
小時候,除了在街頭以及家裡的免費遊戲,還有一些付費的娛樂,看電視是其中之一。那時候,電視還未普及,大部分人的家裏都沒有電視機,要看電視節目,那就得要走到街頭的雜貨店,付上五分至一毫錢,才可以在小店內看一會兒黑白電視。當然,有零用錢的話,我更喜歡走到新橋渡船街的書店,同樣付出一毫的代價,租一本《兒童樂園》,坐在店內長木板凳上,慢慢細心地看上一兩個小時。上了中學,更成為了書店的常客,一旦有零錢就會租借武俠小說,回家享受閱讀樂趣。由於租借有期限,一般三天便要歸還,為了不致過期罰錢,唯有在做完功課溫習完畢後,才在床上趕緊在大人不察覺之下偷偷不眠細看。也許這一段經歷,形成了一目十行的快速閱讀習慣,卻也造成了深度近視的後遺症。
小時候,大自然中的各種昆蟲,也自然成為了我們的尋樂對象。不用上學的日子,我們會走到白鴿巢公園,追逐玩耍,那時草地上隨處都有小甲蟲小動物,於是乎捉草蜢、捕蜻蜓、撈蝌蚪、用長竹竿加膠漿黐蟬,就成了我們的好節目。捉到草蜢和蜻蜓之後,一如鬥蟋蟀般可以拿來和別人的比武較量,格鬥一番。現在的公園草地,由於消毒清理,已然不再像從前般有那麼多的小動物,當然因為害怕這樣那樣的細菌病毒,家長也不放心讓小朋友在草地隨意玩樂和捕捉昆蟲了。
那時候,街頭還流行一種較為健康的遊戲,就是打康樂棋。有點似迷你版的桌球,可以二人或四人對戰,先把對方的棋子全部打入洞內為勝,當然,這也屬於付錢才可按小時租借的遊戲,只有在零用錢充裕時才玩得起。說來,小時候的遊戲玩意其實也是挺多的,可惜很多已經在時光流轉中失傳,或者淡出,然而,依然是我們那一代人的美麗回憶和兒時印記。
現在的小孩子,成長之後,回憶自己的小時候,除了手機平板,還能有些什麼⁈
馮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