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7月14日
第B02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明起入伏持續四十天

明起入伏持續四十天

【據新華社天津十三日電】七月十五日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又是四十天。從二○一五年至二○二四年,已連續十年的“三伏”都是四十天。

所謂“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以及末伏的統稱,大約在每年公曆七月中旬到八月中下旬,正好處於小暑與處暑節氣之間,天氣最為炎熱。待到暑退出伏,早晚才漸有涼意。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介紹,“三伏”的日期是按照中國古代曆法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組成,一共十個;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組成,一共十二個。

天干和地支按順序搭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結束,可以不重複地記錄六十個,俗稱“六十甲子”。當一輪結束後,再從頭開始,進行新一輪的記錄,如此循環不絕。由於天干是十個,所以每隔十天就出現一個帶有“庚”字的日子,稱為“庚日”。

中伏時段有長有短

中國傳統曆法規定,從夏至日開始數起,數到第三個“庚日”就進入初伏。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十天,中伏則不固定,有時是十天,有時是二十天。

為何中伏會有長有短?楊婧解釋說,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四個庚日時,中伏為十天,出現五個庚日時,中伏為二十天。

以今年為例,六月二十一日夏至,從夏至日算起,第一個庚日是六月二十五日(庚申日),第二個庚日是七月五日(庚午日),第三個庚日是七月十五日(庚辰日),第四個庚日是七月二十五日(庚寅日),第五個庚日是八月四日(庚子日),八月七日立秋,所以今年在夏至與立秋之間有五個庚日,中伏就為二十天。而在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八月十四日(庚戌日)才進入末伏。

本世紀至今以來,僅有二○○四、二○○六、二○○八、二○一○、二○一二和二○一四這六個年份的“三伏”是三十天,其他十八個年份的“三伏”都是四十天,其中,二○一五年至二○二四年,更是連續十年的“三伏”都是四十天。

2024-07-14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50556.html 1 明起入伏持續四十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