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南京大屠殺寫成“南京事件”
日篡改教科書歪曲歷史
據央視網消息:近年來,日本教科書逐漸淡化甚至美化日本侵略歷史,歪曲歷史真相的做法遭到日本社會不少有識之士的反對和抵制。
本報綜合報道
歷史教師誤導學生
相可文代出生於一九五○年,她自幼通過長輩口述等途徑了解到日本的侵略歷史。後來,相可文代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教授義務教育階段的社會學科。有一次,她旁聽了一堂小學歷史課,課堂上,歷史教師讓學生們討論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是對還是錯。最初,絕大多數學生認為發動侵略戰爭是錯誤的,可隨後教師告訴學生,如果當時日本不侵略中國就無法生存,反而可能會被殖民。
隨着教師歪曲歷史式的講解,一堂課下來,認為發動戰爭錯誤的學生已經寥寥無幾。這次聽課經歷讓相可文代深受觸動,她感到日本歷史教育存在嚴重問題,迫切需要改變。而在日本歷史教科書上,已經不再使用“南京大屠殺”一詞,而是用“南京事件”來代替,關於“南京大屠殺”的介紹也只有短短幾行字。
二○二二年五月,題為《教育與愛國》的紀錄片在日本上映。日本歷史教科書執筆者伊藤隆在片中的大放厥詞:“從歷史中能學甚麼?根本沒必要學!”
這部紀錄片由跟蹤報道日本教育多年的資深記者齊加尚代執導,聚焦日本政界如何通過篡改教科書歪曲歷史,又如何施壓學校和教師。片中多個真實事例令人深感震驚和憤怒。
篡改日歷史教科書
據日本知名教材出版社“日本書籍”公司前核心編輯池田剛稱,他們當年編纂的中學歷史教材曾是日本採用量最高的教科書,但該公司二○○○年前後在新版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添加了由歷史專家吉田裕教授執筆的關於“慰安婦”的史實表述,未能通過日本教材審查機構審核。幾乎所有學校都不再使用他們的教材,公司被迫破產。“新歷史教科書編纂會”等日本右翼組織把這家公司的破產視為他們的重大勝利。
不僅如此,劣幣還驅逐良幣。片中展示了八個版本日本中學目前使用的歷史教科書,只有一個版本提到了“南京大屠殺”,用的詞彙是“南京事件”。其中,出版機構“自由社”和“育鵬社”編纂的歷史教材都是由“新歷史教科書編纂會”所督導完成。“自由社”版本的教科書沒有提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等歷史。“育鵬社”版本的教科書就是由上文提到的伊藤隆執筆。一個叫囂“歷史沒必要學”的人,能編纂出怎樣的歷史教材,恐怕不難想象!
右翼打壓良心教師
二○一九年,大阪府吹田市一所中學的骨幹教師平井美津子在課堂上講述了“慰安婦”史實,並請學生寫下感受。當時,就有日媒斷章取義地報道。日本右翼勢力對良心教師的討伐之聲四起。
為何從歷史教科書執筆者到地方官員,都能毫無顧忌地發出公然否認歷史的聲音?紀錄片認為,深層次原因在於安倍政府打着所謂的“愛國”旗號,在教育審查、教育改革等環節施加政治影響力,妄圖歪曲歷史。
觀影結束後,一名日本中年女觀眾遲遲沒有走出電影院,而是繼續認真觀看展板上關於影片的相關報道。她表示,自己以前上學時還是聽中學教師講了不少相關歷史,但她實在沒想到日本教科書如今變成了這樣,她為自己的孩子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