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記憶專家訪鏡湖慈善會
【本報消息】為慶祝功德林文獻遺產成功入選UNESCO《世界記憶(國際)名錄》及功德林寺院創辦一百周年,澳門城市大學澳門世界記憶學術中心、銀河娛樂集團、澳門無量壽功德林寺院、鏡湖醫院慈善會、澳門文獻信息學會合辦“澳門文獻遺產與世界記憶國際研討會——傳承及當代意義”,邀請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探討文獻遺產的保護、傳承及其當代意義,同時進一步宣傳澳門文獻遺產的世界意義,擦亮澳門文化之城的“金名片”。
國家檔案局副局長林振義與UNESCO世界記憶項目委員、世界記憶學術中心委員六月三十日上午十時訪問鏡湖慈善會。國家檔案局合作交流司司長王紅敏;澳門文獻信息學會理事長兼澳門城市大學世界記憶學術中心代表楊開荊;UNESCO世界記憶項目國際諮詢委員會主席揚·博斯(Jan Bos)、秘書長法克森 · 班達(Fackson Banda),UNESCO世界記憶亞太區委員會副主席武氏明香(Dr. Vu Thi Minh Huong),UNESCO世界記憶項目國際諮詢委員會教育與研究委員會主席洛薩 · 喬丹(Lothar Jordan)、原副主席帕帕 · 摩馬 · 迪奧(Papa Momar Diop),UNESCO評審委員羅斯林 · 羅素(Roslyn Russell),UNESCO世界記憶亞太區委員會亞太區名錄評審委員徐慶浩(Suh Kyung-ho)等到訪,獲鏡湖慈善會理事長劉永誠,副理事長、秘書長兼鏡湖醫院院長吳培娟,鏡湖醫院常務副院長李鵬斌,副院長張振榮、陳泰業等接待。
鏡湖文獻社會縮影
劉永誠介紹鏡湖慈善會的創辦歷史,強調鏡湖現存的文獻檔案涉及澳門社會的各個方面和諸多澳門近代名人,是十九世紀末至今澳門華人社會的縮影。希望透過文獻檔案的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鏡湖的歷史、文化和思想,宣揚普世價值。楊開荊介紹鏡湖文獻的整理工作,分析這些文獻的歷史價值及世界意義。專家聽取彙報後發表各自的見解和建議。
林振義表示,鏡湖成立的年代,正是中華民族面對內憂外患、面臨幾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最為迷茫的時期。鏡湖的創辦,不單表現澳門華人互助自救,更體現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鏡湖的文獻檔案,紀錄這段歷史。同時,作為孫中山先生、院長柯麟工作過的地方,鏡湖的文獻檔案更凸顯其獨特價值。專家參觀了鏡湖慈善會檔案室及鏡湖歷史紀念館。
韓國安東世界記憶學術中心洪賢成博士(Hong Hyunsung)、代表姜寶勝(Kang Boseung);福建省檔案館副館長馬俊凡、編研開發處代表陳風;澳門文獻信息學會一眾會員陪同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