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與簡
有學校有意在小學階段改用簡體中文科教材,引起社會熱烈討論。有人認為簡體字可提高書寫效率,不若繁體字般結構複雜、筆劃繁多,更有助培養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有人認為繁體字本身蘊藏豐富內涵,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而且小學認字階段應全面繁體,畢竟由繁入簡易,由簡入繁難,繁簡並學易令小學生混淆。
毋庸諱言,自一九五六年《漢字簡化方案》公佈並推廣使用後,漢字筆劃確實有所簡化,卻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漢字結構和漢字文化基因,部分字更增加了表意的歧義性。除了眾所周知的愛無心、親不見、產不生、鄉無郎、麵無麥、干乾幹外,以“聖”字為例:繁體的“聖”上半部由“耳”、“口”組成,意思是既聽覺靈敏,又善於表達;下半部的“”字則有不同解讀,通常認為此為“王”字,但這是基於孔子“一貫三為王”及董仲舒“參通天地人者為王”的誤解並將錯就錯,實則本相為“”,意指站在高土上的人,而“耳、口、人”之合,代表聖人以耳聞道,以口宣理。相較而言,簡體字的“圣”筆劃簡單,卻少了聆聽的耳朵和表達的嘴巴,不如“聖”字寓意深遠。
但是,也有些我認為改得不錯的簡體字,比如“國”字。《說文解字》載“或,邦也”,即是“或”本身有疆域、邦國之意,當中的戈即古代兵器,加上外圍的“口”,便成為邊界疆域之國的概念。而簡體字的“国”捨“或”而取“玉”,又有化干戈為玉帛之巧思。小小改動,承載大大智慧,這些富有哲理的拆文解字生動傳神,體現漢字之博大精深。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文明得以傳承的重要工具,繁體字作為漢字的基本字,歷史悠久,在史籍文獻大量存在。常說中華傳統文化有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對自身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清晰認知、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就是一種文化自信。繁體字雖然不是內地的規範漢字,但仍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應得到高度尊重並堅持傳承。因此,我總認為,繁體字的字型和字義識別應當學習;而作為“一國兩制”下的澳門居民,自然更應學習繁體、寫好繁體,書繁而識簡——這才是文化自信,也是制度自信的最佳體現。
儘管如此,不要忘記有句諺語叫“never say never”,連中國空間站的操作面板都以簡體字呈現,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對簡體字的學習和應用需求。當簡體字成為大勢所趨,即使今天不是這間學校提出簡體教學主張,明天亦可能是另一間。身為父母,情懷之餘,要學會逐漸放下對漢字書寫“唯繁體論”的執着。世界在變,時代浪潮一刻不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深刻思考,為即將而來(或已經發生)的改變做好應對之策。包括適當的準備、引導、調整和糾正——以身作則地在子女面前展現對變化的適應力,何嘗不是予家長們的智慧考驗。
蘇九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