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的佛道儒教建築
在當代中國,河南登封不甚知名;然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登封即被譽為處於“天地之中”的聖地。公元前一○三六年,周武王姬發之弟姬旦(即周公),在嵩山建觀星台,立圭表,反覆測日影,終測定大地之中心位於陽城(現登封市告成鎮)境內。根據“王者必居天下之中”(《荀子》)的理念,登封從上古時代開始即成為重鎮。上自西周武王,下至清代乾隆帝,約有七十來位君王曾親臨嵩山,或封禪祭天,或遊覽觀光,使登封名聲大振。其中女皇武則天封禪嵩山堪稱空前盛事。
武則天對嵩山情有獨鍾,一生曾登臨十次。她於天冊萬歲二年率文武百官和眾多百姓,浩浩蕩蕩地登上中嶽最高峰峻極峰祭天封禪。她將此前被封為“王中王”的嵩山改封為“王中皇帝”,將嵩陽縣改稱“登封”、陽城縣改稱“告成”,寓意“登封中嶽大功告成”,隨後又將年號改為“萬歲登封”,遂使“登封”這一名稱躍升至登峰造極的境地。
登封的顯赫地位為宗教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東漢永平八年,漢明帝夢見金神飛入被解為西方之“佛”,遂派人前往印度拜佛,邀請兩位高僧來洛陽傳教,還在登封修建了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三年後更大規模的大法王寺落成,揭開了佛教在中國傳播的序幕。戰國至西漢初,道家思想影響甚廣,東漢開始道教逐漸實體化,一些尊崇道教的帝王在嵩山地區修建宮、觀等建築,推動了道教的本土化傳播之旅。春秋時孔子創建的儒學體系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宗教,但師傳正統,南北朝時嵩山地區陸續建起不少講學研習的書院,有效促進了儒學的發展傳播。
數千年歲月流逝,登封及其承載的嵩山成為佛道儒多元宗教文化協調發展的聖地。正是登封特有的歷史境遇和文化積澱,促成了佛道儒三教在嵩山腳下和諧共存。法王寺、中嶽廟與嵩陽書院便是其中代表,充分體現了多元宗教文化有機融合的獨特魅力。
法王寺是緊接着洛陽白馬寺建造的,堪稱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漢明帝修建此寺是給天竺高僧提供講經譯經場所,因佛祖釋迦牟尼被尊稱為法王而將此廟命名為大法王寺。廟名曾先後改稱護國寺、舍利寺、功德寺、御容寺等,唐大曆年間復名法王寺,北宋仁宗時尊稱為“嵩山大法王寺”。
法王寺坐落於嵩山東峰太室山之南麓,背靠山崖順坡延伸。現存建築係一九八七年修復,佔地六萬四千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五千五百平方米。紅牆金瓦的山門在綠樹映襯下分外醒目,牆上兩行大字“釋源祖庭 佛法聖地”尤顯肅穆莊嚴。自下而上有山門、未來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西方聖人殿和臥佛殿七進院落,層層遞進,引人入勝。我們到的那天正是農曆七月三十日,適逢地藏王菩薩聖誕,大法王寺照例舉行祝聖法會。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一早便帶着香燭供品趕來,糧油點心瓜果蔬菜應有盡有。香煙繚繞,鼓樂齊鳴,人們拉着紅色或黃色的綢帶拾階而上,摩肩接踵絡繹不絕,我們亦隨緣置身其中。大雄寶殿前,一隊身着紅衣的大媽虔誠獻舞,伴奏的樂曲竟是老電影《紅色娘子軍》主題曲:“向前進,向前進,戰士責任重,婦女冤仇深……”
中嶽廟則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位於嵩山南麓的中嶽廟,背倚黃蓋峰,南面玉案山,東西兩邊分別有牧子崗和望朝嶺,處於群峰圍拱的山間盆地中,地勢平坦,庭院寬敞。中嶽廟的源頭是秦代為祭祀山神修建的太室祠,從南北朝北魏太延元年開始,定名中嶽廟,成為道教傳教場所。唐宋年間屢經擴建,元代毀於兵燹,明代開始修復,清代乾隆帝在位時重建。仿照北京紫禁城的格局,沿長六百五十米的中軸線,列有中華門、遙參亭、天中閣、峻極殿、御書樓等十一進建築計三十九座。中嶽廟建築群共有房約四百間,佔地面積近十一萬平方米,是五嶽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道教廟宇。
從法王寺順坡下行,沿着環嵩山旅遊公路向東南方前進,不一會就到達中嶽廟,廟內處處可見體現中華文化元素的瑰寶。作為“名山第一坊”的中華門原是木製牌樓,已改建為磚瓦結構原廡殿式牌坊。明清時期的正門天中閣雕樑畫棟,門前石獅蹲守,門上虎頭大釘緊扣。穿越崇聖門、化三門、峻極門和嵩高峻極坊,拾階而上便見峻極殿凸顯眼前。正殿神龕上供奉中天崇聖大帝(武則天對嵩山的封號),兩側陪祀高達六米的鎮殿將軍方弼、方相,上懸康熙帝御筆匾額“高高峻極”,殿頂則是彩繪盤龍藻井。中嶽廟由外至內一片寧靜安詳,院內綠草如茵,數百株歷代漢柏已繁衍千百載,雖古樸蒼勁仍綻葉吐翠,置身其中不免心曠神怡,頓悟道法自然的無窮魅力。
嵩陽書院坐落於法王寺南方山麓雙溪河畔,緊靠環嵩山旅遊公路。對比法王寺與中嶽廟,嵩陽書院的歷史稍晚。其源頭嵩陽寺建於北魏太和八年,此後曾更名嵩陽觀、奉天宮,至五代後唐時期才改為書院,宋景祐二年方由仁宗賜名嵩陽書院。嵩陽書院與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合稱中國四大書院。從宋代極盛至清末廢止,書院作為教學、研究、藏書相結合的古代高等教育機構,為振興儒學和發展不同流派作出了獨特貢獻。
嵩陽書院是程朱理學的誕生地和傳播中心。踏進掛有“高山仰止”匾額的儀門,經過杏壇、大唐碑、御碑亭、將軍柏等古跡,先聖殿、講堂、道統祠、崇儒祠、藏書樓等古建築有序排列,青磚灰瓦展現淳樸的書卷氣息,朱紅色門框窗櫺則象徵正直文人的風骨氣節。北宋熙寧元豐年間,程顥程頤兄弟在此治學講學十七年,創建了被後人稱為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與信仰體系二程理學,也為後繼者朱熹集成程朱理學奠定了基礎。在嵩陽書院這塊寶地上,幾乎與二程同時期,還有范仲淹講學賦詩,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鑒》等名人軼事,真可謂人文薈萃,鍾靈毓秀。
在登封,還有許多佛道儒三教的著名景點,如少林寺、會善寺、永泰寺、嵩嶽寺、崇福寺、二祖庵、清微宮、三寶殿等,形形色色,各有千秋。從地理空間看,這些古跡或遙相呼應,或結伴毗鄰。從發展歷程看,它們互通有無甚至借鑒傳承。嵩陽書院係從佛教嵩陽寺發源,歷經道教嵩陽觀、奉天宮,最後成為儒家聖地的史實就是最好的例證。三教和諧共存的結果,造就了多元宗教文化有機融合的瑰麗成果。二○一○年八月,包含中嶽廟、嵩陽書院和少林寺在內的八處十一項優秀歷史建築,以“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之名,被第三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為世界文化遺產。
李嘉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