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5月26日
第C07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讕醒 唔去抬亭

讕醒 唔去抬亭

董仲舒《春秋繁露 · 深察名號》:“名生於真,非其真弗以為名。名者、聖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為言真也。故凡百物有黮黮者,各反其真,則黮黮者還昭昭耳。欲審曲直,莫如引繩;欲審是非,莫如引名。名之審於是非也,猶繩之審於曲直也。詰其名實,觀其離合,則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讕已。”這段文字是說:產生名的基礎是真實,不真實就不能用來命名。名就是聖人用來表現事物的真實情況,名是“真實”的意思。所以,凡是對於黯昧不明的事物,只要各自回復到本來的真實,黯昧的也就會明朗起來了。我們若要知道一件東西的曲直,只有用繩墨來作標準;要辨別一件事情的是非,只有用名來作標準。名對於辨別是非的作用,就好比繩墨對於辨別曲直的作用一樣。從名稱和實際上加以硏究,並觀察它與實際的分合情況,那麼,對於甚麼是正確的和甚麼是錯誤的,就不會隨便曲解了。

在這段文字中,董仲舒用上一個“讕”字(則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讕也)。可見“讕”是自己替自己吹噓,或自以為很了不起,有“讕語”一詞,實即妄語。梁啟超《萃報 · 叙》:“又報章體例未善,率互相勦說,雜採讕語,荒唐悠謬,十而七八。”

《說文》:“讕,怟讕也。”坊間有謂:“讕醒,唔去抬亭;讕仂,唔去吹笛。”抬亭、吹笛都是殯儀業的工作。有“讕”字的詞語甚多,如讕巴閉、讕大方、讕濶佬、讕架勢、讕殷勤、讕有型、讕熟落、讕在行、讕正經、讕有米……總之“讕”就是“扮似”的樣子,實際上有沒有料到?天曉得。讕字在廣府話中可以意會,頗難言傳。老實說,我今天寫這些東西,自覺有點“讕醒”,幸勿見怪!

冬春軒

2024-05-26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41154.html 1 (筆雯集)讕醒 唔去抬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