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澳門教育名片
五月,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蒞臨本澳,首四天行程的眾多考察場所中,夏寶龍主任就選取了澳門坊眾學校、中華教育會及濠江中學附屬橫琴學校參觀,充分體現出夏寶龍主任非常重視澳門的基礎教育,大大肯定了本澳非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績,有力激勵本澳教育界的信心。
縱觀澳門教育發展,自澳門回歸以來,二十五年的努力,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一個是愛國愛澳教育成績斐然,澳門教育界在回歸前就已充當愛國愛澳教育的傳播者,回歸後,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國情教育法制化、正規化,以《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基本學力要求》行政法規,規定國情教育是中小學品德與公民課程的組成部分,並在二○一九年已完成《品德與公民》教材的修訂,推進全澳學校使用,可見本澳愛國愛澳教育歷史悠久,基礎深厚,各類學校開展的愛國愛澳教育有聲有色。特區政府和社會團體亦組織豐富多彩的愛國愛澳教育活動,例如“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澳門家國情懷館等,在學校、社會的密切配合和內地的支持下,本澳愛國愛澳教育儼然成為特色教育招牌,從小培育澳門青少年的家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是澳門“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重要保證。
另一個成功之處是澳門教育質量穩步提升,以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成績為準繩,澳門自二○○三開始至今總共參加了七屆PISA測試,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曾指出“過去二十年來,澳門三個素養表現都保持穩步向上的趨勢”,特別是二○一八年PISA測試中,澳門十五歲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三項都名列第三,而在三年後,PISA二○二二測試,數學素養表現首次位居全球第二,三項素養的總體表現更位列世界第二,彰顯出本澳基礎教育系統維持優質公平,教育質素節節上升。這些輝煌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國家的支持、特區政府及教育界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國家大力支持澳門教育,開放給澳門學校到內地參訪學習,特區政府亦是持續增加教育投入,針對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推出系列教育政策,例如小班制政策,大幅提升教育品質。此外,在教育界及特區政府努力下,裙樓校舍環境得以有新城A區“學校村”的解決方案。
現時正如夏寶龍主任所講,本澳已站在新時代的起點,此時此刻正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大局”裡,處於疫後經濟復甦重建、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轉變中,處於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處於少子化趨勢加深的處境,面臨着眾多新變化、新形勢、新挑戰,這都需要我們社會各界合力破解,共同面對,出謀劃策逐步解決。
未來我們應該要遵循習主席關於二十大報告的關於教育的指引:“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甚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遵循國家、澳門發展的要求,社會、居民的需求發力,做好教育工作,建議持續秉持愛國愛澳的傳統,關注國家政策趨勢,依據本澳“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大力培養本地人才,適應本地多元產業的發展。並緊追社會的變化,跟上AI的潮流,協助學生掌握人工智能的知識,並持續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創新意識、競爭意識、批判性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綜合素養,開拓國際視野,同時亦要兼顧居民終身學習的需求,開設更多培訓課程,便利居民深入學習。另外,需要未雨綢繆去應對少子化的形勢,提前做好準備。
總而言之,澳門教育需要社會各界的合力,唯有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澳門教育的名片,推動本地人才邁向更好的未來。
陳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