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能產業代表先進產能
近一段時間以來,在缺乏事實依據的情況下,美國極力渲染所謂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美國白宮並於昨日宣稱將對包括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電池等新能源產品在內的一系列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美方不斷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的最大企圖,是遏制打壓中國優勢產業。
中美“廿一世紀二十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會議日前在華盛頓舉行。雙方重點討論了在《陽光之鄉聲明》確定的能源轉型、溫室氣體排放、迴圈經濟和資源利用率等領域的合作。雙方並就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成功舉辦相關多邊議題展開合作。但美方一邊表示願與中方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一邊大肆炒作所謂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白宮昨日更宣稱,將對價值一百八十億美元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包括中國電動汽車、太陽能產品等加徵高額關稅,其中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將從目前的百分之二十五提升至百分之一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強調,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不僅同中美元首三藩市會晤達成的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共識背道而馳,也將損害世界經濟綠色轉型,破壞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的最大企圖是遏制打壓中國優勢產業。美國已將中國視為最嚴峻的戰略競爭對手。在經濟領域,美國試圖打壓中國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產業事關綠色低碳轉型和未來發展,必然成為美國對華競爭和遏制打壓的重點。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暢銷全球,憑藉技術創新、生產效率和品質過硬形成了國際競爭優勢。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訪法期間,談到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問題”時表示,中國新能源產業在開放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進產能。
近期美西方政客,反覆炒作所謂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妄圖借助輿論打壓中國新能源產業,其本質是遏制中國先進技術突破、打壓中國經濟,一邊鼓吹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一邊加大對本國新能源產業的保護,加徵關稅提高市場進入門檻,這是一種典型的反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是冷戰思維的延續。
今年正值美國大選,一些美西方政客以“產能過剩”之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拋出所謂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並以此作為政治籌碼,將政治考量凌駕於經濟關切之上。
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的論調不僅無助於解決全球能源和環境問題,反而會阻礙國際合作進程,不僅不能讓自身獲利,反而會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最終嚴重損害各國的共同利益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拖累全球經濟綠色轉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