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學者向澳生講解原理
故宮數字技術傳播中華文化
【本報消息】毋須親身到北京故宮,現可在澳門科學館觀看到八位皇帝的工作起居宮殿“養心殿”,那是北京故宮運用科技傳播中華文化的成果。故宮數字與信息部副主任黃墨樵昨日上午十時到科學館,向學生及公眾介紹故宮對科技的應用,以推動公眾對中國藝術和文化的研究和欣賞。
突破親身參觀傳統
黃墨樵表示,北京故宮可接待的公眾數量有限,且受限於參觀時間,公眾探索不到很多地方。館方通過持續採集古建、文物的三維數據,轉化為數字資源,再開發應用到不同場景,讓人們可以通過故宮網頁、手機APP、VR體驗等方式,走近故宮,欣賞到更多的故宮藝術和文化。
永援中學中四的余同學在參加講座後表示,故宮突破要親身去博物館參觀的傳統,運用科技技術,把故宮的建築、藝術文化呈現於觀眾眼前,是科技進步的代表。並有感科技應用越來越廣泛,為人類帶來便利,自身對三維建模感興趣,也希望將來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助人。
傳統考古要畫畫、照相,現在考古也數碼化。永援中學初三的邱同學有參加建模比賽,表示通過講座對故宮數字收錄的技巧,以及所用工具增加了認識。故宮通過科技技術及團隊合作,把故宮從古建築變成現代數字化的建模,更好把故宮推廣給不同人群,宣揚中華文化。
增跨學科研究能力
培正中學李老師帶領數十位中一學生參加講座,表示讓學生參與建模活動,要先引起興趣,校內已有相關資源,課後活動也相當重要。相信通過今次講座會讓學生更了解科技進步,如何拉近人們與故宮的距離,並對故宮文化有更深的體會。培正中學中一的余同學稱,對用VR探索故宮感興趣,希望了解其背後的科技原理。
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宮殿群,還有很多地方待”數字化”,黃墨樵在講座中坦言,宏願是開發整個故宮,並相信隨着技術進步可加快進程。主持人問到如何才可以進入故宮工作?黃墨樵稱,關鍵在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其本身學習歷史,但也要涉獵相關知識來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學習電腦等知識,提升跨學科的研究能力。
“發現·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的展期至十月三十一日。今日科學館有另一場講座,由故宮宮廷歷史報研究員關雪玲主講“清宮中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