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5月05日
第C05版:澳門街
澳門虛擬圖書館

從澳門早期填海展想起

從澳門早期填海展想起

田中泓

澳門乃文化城市,每個月,小城都有不少展覽舉行。最近,在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看到一個關於澳門早期填海的展覽,看後有點感想。

關於填海造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澳門一個重要的時期。當時澳葡政府出於多種原因,開展多項大規模填海工程。

首先是對內港一帶的填海。透過多項計劃,將原本非常曲折的海岸線逐漸填成直線,目的除了增加土地資源,也具有改造港口水紋的考慮。在展覽中可見,二十世紀初內港新完成的海岸線上,以石塊砌築成堤岸,是船隻停泊與人貨上落的直接通道。

在內港填海的另一工程,是位於北部昔日的“北灣”,透過建造石堤及填海,形成初期的筷子基灣及避風塘,是船隻停泊及避風之處。在展覽的照片中,除了見到石堤的建造,也見到一些臨時設施,例如已經不能確定地點的橋樑。

筷子基灣的形成,也與青洲填海相關。二十世紀初,澳葡政府修建石堤與道路,將原本是海上小島的青洲與澳門半島連接。照片中當年的堤上道路,就是現在的青洲大馬路,青洲自從與半島連合後,開始了城市化的發展。

澳門半島的東側海岸線,也受到大規模填海的改變。

為了解決食水問題,二十世紀上半葉在昔日的劏狗環開山築堤,在海面圍合成一個人工湖以儲備淡水,那就是今日的水塘。為了建造這項設施,照片顯示了開山闢路,昔日的景象如今已經難以分辨。

除了澳門半島,氹仔也展開填海工程。對比當時的照片,今日氹仔運動場仍然是海洋。

從展出的計劃圖則可見,從一九二四年開始,在澳門半島、氹仔、半島與氹仔之間、氹仔與路環之間,都有大規模填海的計劃(見圖)。而這些計劃,一部分真的如計劃實行,一部分則以另一些形式落實,尤其是二十世紀後期與廿一世紀初不同階段的大規模填海,經過一百年澳門整體地形有巨大的變化。

看填海造地的展覽,澳門的確從填海獲得土地資源以供城市發展。但是山、海洋等自然資源卻受到不可逆轉的破壞。

過去一百年的填海造地,澳門的總面積由十一點六平方公里,增加至卅三平方公里,已經是原來的二點八倍!

然而,社會上仍然有意見希望繼續填海造地,甚至要在澳門目前最原生態海岸的對出海面填海。究竟,澳門仍需要再填多少土地才足夠?值得社會思考!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2024-05-05 田中泓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35830.html 1 從澳門早期填海展想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