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5月05日
第B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衆藝館)故事的轉化

故事的轉化

每年一度的校際戲劇賽剛於上月底結束,今屆小學組跟去年一樣共十三個劇目參加,中學組則有二十四個劇目,比去年增加了兩隊。比賽未必是鼓勵創意的最佳方式,然而只要校方、師生都適當地調整心態,將它視作年度儀式,將參與、經歷、反思放在首位,便不會被得失牽着鼻子與心情。況且戲劇作為一種綜合性的集體藝術,創意未必可概括其全部意義,合作、溝通、主動性等同樣重要。

今年中小學兩組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有些小學組演出的題材看來像中學組的,中學組有部分演出,看來也頗像小學組會做的。也許這只是作為成年人的對何謂兒童 、何謂青少年的刻板印象,然而從歷年小學組同學在舞台上的實踐來看,主題論述大於戲劇性是常見的。過去是過於強調教育意義,常常把“中心思想”以台詞直接唸出,沒辦法表現在戲劇行動上;近幾年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文本上涉入十分直接的社會議題,我們知道戲劇反映現實是一種使命感使然,但議題不應停留在論述、宣言的層面,而且如何轉化成適合由小學生演出的戲劇語彙,也是一種藝術表達能力問題。

今屆十三個劇目中,海星中學的《垃圾“再”作戰》和培正中學《三隻小豬點解》有較佳的示範作用。《垃圾“再”作戰》一看題目就知道跟環保、資源回收有關,不過劇作沒有口號式的台詞,反而集中在擬人化的“垃圾”之間的情誼與自我質疑中,將“回收”轉化成垃圾之間的分別與期待,演得感情充沛,跳脫了一般“環保劇”的模式。《三隻小豬點解》以家傳戶曉的童話作基礎,在排練童話期間出現一位經常打斷劇情提問的狼,這位勇於提問的演員被同伴視為滋事分子,更被老師換角,簡單的情節說了個不好說的事實。說到尾,都是說故事的能力。

(今年校際戲劇 · 一)

踱 迢

2024-05-05 踱 迢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35797.html 1 (衆藝館)故事的轉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