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莎士比亞的莎士比亞 (上)
上文提過,莎士比亞劇作流傳之廣,衍生不少“非莎士比亞的莎士比亞”作品。在澳門也曾由本地劇團製作演出,例如二○一六年葛多藝術會在澳門藝術節演出的《短打莎士比亞》,把莎翁的三十七部名著串燒,以搞笑、諷刺的方式重新書寫,並由三位演員快速轉換角色來演出;二○一一年澳門演藝學院青年劇團的《憎死哈姆雷特》談名利與藝術之爭,當紅偶像在選擇義演莎劇哈姆雷特,或拍爛片抓真銀之間,陷入兩難時,卻遇上曾演哈姆雷特角色的鬼魂纏身,是個借題發揮的喜劇;曉角劇社在二○一三年由鄭繼生導演的《哈姆雷特鳴奏曲》,實驗性地重新變奏解構了原劇本。
說到這裡,不能不提一套曾經出現過卻沒有多少人記起、在第七屆澳門戲劇匯演演出過的奇劇《哈姆雷特機器》,由映劇坊製作,陳柏添導演。在澳門當代實驗劇場的發展進程中,有幾年是很重要的起始期,這個作品有着其獨特的代表性,先說說原劇本。《哈姆雷特機器》是德國戲劇家海納 · 米勒(HeinerMüller1929~1995)的代表作,對《哈姆雷特》進行了顛覆性的解構,無論在內涵及演出形式大膽創新,令人有無限的解讀空間。海勒的多個作品都備受爭議。他在一九七七年寫成了《哈姆雷特機器》,一九七九年在巴黎首演,但在東德則被長期禁演。它完全放棄了原劇本的歷史性及傳統的戲劇性,沒有完整的情節,劇本由幾個角色的獨白拼貼而成,但有時角色之閒的獨白毫無連結,甚至在同一角色中,也有可能上文不接下理。故事亦沒有完整連貫的框架,一幕呈現一個故事。米勒將莎士比亞人物與當代人進行對比,在劇中不斷地變換人物的身份,演員像是個符號,任由觀眾去想像,而哈姆雷特只是一架不會思考、也沒有痛苦的機器,表現米勒對現代人類的生存狀態的不滿與憂慮。
《哈姆雷特機器》由五個場景組成,與其原型傳統的五幕劇相對應。五個場景分別為:《家庭相簿》、《女人的歐羅巴》、《諧謔曲》、《布達瘟疫格陵蘭戰爭》及《狂野期待/在可怕的盔甲中/千秋萬代》。全劇主要有兩個人物:哈姆雷特和奧菲莉亞。米勒在這部劇中將後現代的遊戲發揮到了極致,各種人物的破滅、失控,均由哈姆雷特的扮演者體現出來。該劇像一場極端放任的話語遊戲,透過顛覆哈姆雷特的故事達到擺脫世界歷史的束縛,而達至一個更有自由想像空間的話語世界。雖然是七十年代的作品,放諸今天,依然是超前和滿有現代價值的。
尼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