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之思
孩子喜歡去海邊踏浪、玩沙、拾貝殼、撿石頭。撿回來的石頭,有的圓潤光滑,有的粗糙如礪,在大人眼中,這些沾着泥巴和碎屑的石子俯拾皆是,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孩子們卻視若瑰寶,珍而重之地揣進褲兜,久久不願捨棄。奇形怪狀的外觀、沉甸甸的重量讓他們堅信石內必定蘊藏奇珍異寶,可能是晶瑩奪目的珍稀水晶,可能是來自遠古時代的植物化石,也可能是小人們的秘密家園。他們對顏色、形狀、重量等討論得無比認真,於是,我也不得不重新對手裡這顆平凡的小石子細細端詳。
但這確是一顆尋常的石頭。只是在他們一臉鄭重和期待的注目下,唯有撇除它極可能來自某採石場的身世,大膽幻想它屬於五億年前的古生代,從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為起點,歷經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一直靜臥於泥土裡,陪伴三葉蟲、菊石、石角等海洋無脊動物空前發展。魚型脊椎生物在泥盆紀愈發繁盛,石炭紀的陸地一片生機盎然,大規模的森林和沼澤提供氧氣之餘,也為煤炭形成創造條件,而這顆小石子沒有被歲月的泥沼所湮滅,一直默默跟隨着大自然的步伐。從溫暖到寒冷,從濕潤到乾旱,直至二疊紀末期的生物大滅絕,見證着整個古生代完成從海洋到陸地、再至天空的飛躍,逐漸形成海陸空的生物圈,又隨着中生代的序幕,揭開恐龍在地球長達一億多年的稱霸,水鐫土蝕、風吹雨打,然後於地底長眠,直到被我們發現的今天。
石頭裡真的有這麼多故事嗎?童稚的聲音中終於透着一絲懷疑。我聳聳肩,告訴面前一雙雙清澈明亮的眼睛,這些平平無奇的小石子,在時空長廊裡,每一顆都講述着地球的故事,或記錄了億年前的歷史變遷,或記載着億年來的氣候與地質變化,還激發古往今來的一眾文人騷客的連串奇思妙想,創作出不少與石頭相關的文學藝術作品。除了立下“相石四法”的米芾和稱“石醜而文”的蘇軾,南宋詩人陸游便時常撫石三歎,留下“石不能言最可人”之賞石詩作;又如《西遊記》裡的仙石,在飽納天真地秀、日精月華後迸出石猴孫悟空,開啟唐僧師徒四人西方取經的神話篇章。而在《紅樓夢》中,水神因戰敗於火神而怒撞天柱不周山,致使山倒天崩,人間災禍四起,女媧遂“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共熔煉三萬六千五百○一塊石頭,但最終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尚餘的一塊補天石便被拋至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化身賈寶玉墜入這片虛幻紅塵,歷經繁華滄桑,體驗世間萬象。
在愛石人眼中,石可寓目,可怡情。飽經淬煉的色澤、仿如神來之筆的花紋,未經雕琢,更勝雕琢,妙趣橫生。可在只重石價而不知石美的凡夫俗眼看來,哪怕絞盡腦汁仍不得要領,發揮無窮想像仍意趣寡淡。識寶與否,除了緣份,全憑悟性,而孩童如寶玉,自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蘇九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