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書房”吸引讀者打卡
據中新社上海報道:二○二四年是巴金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四月二十三日“世界讀書日”當天,讀者走進上海徐家匯書院新近揭幕的“巴金書房”,或熱情打卡巴金寫《家》時使用的書桌複製件,或安靜地入座閱讀,感受到巴金的寫作情景和文學精神。
文人有書房情結
文人多有“書房情結”,書房是其揮灑筆墨、精神寄託之地。作為享譽海內外的文學大師、翻譯家、出版家,巴金在書房裡著書、編書、譯書,藏書、讀書、評書,與導師、好友、後輩對話,執筆回覆一封封讀者來信。
走進徐家匯書院的“巴金書房”,巴金寫《家》時僅存的兩頁手稿的仿真件、數十種《家》的外文譯本書影等歷史資料,將巴金生前在家中工作、生活的場景呈現於讀者眼前;一側的專題書架上匯集巴金曾經閱讀、翻譯的書,以及尊敬、喜愛的作家們的作品,彷彿是他親自寫下的“薦書單”……沉浸式的閱讀氛圍,讓讀者對真實的巴老書房產生了濃厚興趣。
一九五五年九月,巴金與家人搬入上海武康路一百一十三號居住,在此度過了他文學生涯中最為輝煌的“高產期”,創作出《團圓》《隨想錄》等諸多重要作品。如今,此處的花園住宅作為巴金故居,成了千萬讀者心中的“文學聖地”。
巴老心胸很開闊
目前,巴金故居正在維修提升施工中,尚未重新向公眾開放,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巴金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立民接受記者的採訪。“很多人到巴金故居,都要看巴老的書房。”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巴老的書房藏書特別多,生前連地板上都堆滿了書;書房簡樸實用,並不豪華,放着不同年代的書架,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巴老從大街上買回來的竹書架,現在仍存放於故居。
巴老的書房還反映出他對全世界人類的關注。據周立民估算,巴金故居現留有巴老的四百多部外文工具書,涉及約二十五個語種,還有一部分藏書捐贈給了多處圖書館。
“巴老心胸很開闊,除了對中國文化的強調和熱愛,他的作品也一直在呼喚和平、大同的世界。”
讀書觀啟發今人
而巴老在幾十年前提出過的一些“讀書觀”,至今仍對人們閱讀多有啟發。“他晚年時一直強調要獨立思考,只有學會獨立思考,才能有自己的根底,對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眼前的事作出自己的判斷,取我所需。”周立民說,讀者和讀書是巴老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人和事,今天的讀者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能讀一篇巴老的文章,就是對他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