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4月21日
第B02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智能軟體仿生魚問世

“文鰩” (上海海洋大學)

智能軟體仿生魚問世

【中新社上海二十日電】由上海海洋大學仿生魚團隊歷經十餘年研發的智能軟體仿生魚——“文鰩”二十日在上海宣佈問世,其憑藉節能、低噪、隱蔽等性能優勢,可廣泛應用於遠洋捕撈、深海勘探等領域。

該款軟體仿生魚模仿蝠鱝(俗稱“魔鬼魚”)的體態,翼展一米。雖然在空氣中的“體重”達到三十五斤,但在水裡游動卻靈活無比,令人真假難辨。

“文鰩”的核心器部件已全部國產化,其效率高,能耗低,功能多,同時具備共融性、超仿生、隱身性三大優勢,可滿足長續航、高機動、大負載、大範圍作業需求。

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生物資源與管理學院院長、仿生魚團隊負責人陳新軍介紹,團隊從魚類行為學出發,在形態、運動、行為、結構、材料各方面仿生,實現生物外輪廓擬合,動態全運動模擬,達到翱翔海洋、“以假亂真”的目的。

助力水下監測

陳新軍說,仿生魚產品內部具備超大有效載荷空間,基於多傳感器協同的智能監測技術,通過搭載多款高精度傳感器,給仿生蝠鱝裝上“眼睛”和“耳朵”,可勝任對三百米以內水深的水下監測等工作。在仿生蝠鱝身上搭載成像聲呐測掃設備,以更靈活、成本更低的方式描繪海洋的地形地貌、魚群情況。搭載水下成像系統的仿生蝠鱝,基於人工智能的水下目標識別技術,通過對目標檢測和圖像分割進行監測實現分類識別,準確率高達九成。

“文鰩”不僅外形仿生,且功能強大,僅三節微小電池,便可在水裡續航三個小時以上,無論是轉彎、三百六十度翻滾,還是迴旋,都可以暢游自如。“文鰩”可以搭載多款高精度傳感器,滿足對魚群的實時狀態監測,實現全空間內水下魚群智能識別與互動。它也可以作為觀賞魚,帶來全新的視覺享受。

據悉,上海海洋大學仿生魚團隊還開發了仿生魷魚、仿生金龍魚、仿生海豚、仿生海鰻等。團隊已和上海一家公司簽約,共同研發軟體仿生魚,並期待有更多市場運用。

2024-04-21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32732.html 1 智能軟體仿生魚問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