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4月17日
第B03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台教改卅年弊病漸顯

台教改卅年弊病漸顯

一九九四年,台灣民間團體和學者提出“廣設高中大學”、“教育現代化”等訴求,一場影響深遠的教育改革就此開始。三十年過去,面對“少子化”等因素的衝擊,反思這場教改的聲音愈強,“短視”、“一開始就錯了”等批評聲不斷。第六十一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十五日至十七日在福建福州舉辦。會上一場學術交流活動中,多位來自台灣高校的負責人分析了台灣高等教育現狀,並表達了兩岸高等教育熱絡互動、加深合作,兩岸師生有來有往、常來常往的期盼。

多所院校面臨退場

據台當局教育事務主管部門的數據顯示,二○二三學年各學制共有一百一十二個系所註册率為零,多所大專院校因招生困難面臨“退場”。

“教改後,台灣的大學數量變多、門檻變低,這看似良善美意,實則降低了教育質量,讓校方、教師和學生處境尷尬。”台灣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說,檢視教改這三十年,就當時現狀作出的改革舉措卻越來越不適應如今社會,“教育是百年事業,應該長遠考慮。”

高教困境不斷加劇

台北市立大學教授董德輝受訪表示,私校經營困難、教職一缺難求、生師比居高不下、兩極分化日趨嚴重,台灣高教近年困境不斷加劇。“當學校經營難以為繼,台當局少量的撥款對學校而言就格外‘珍貴’,給不給還要‘看你學校表態’。”

兩岸師生冀多走動

要交流、要合作是交流會上兩岸高校負責人的共同觀點。“兩岸師生的盼望是一致的,就是要多走動。”台灣藝術大學原校長謝顒丞說。謝顒丞提到,大陸高教優勢清晰:一是學生人數、經費投入非常龐大;二是良好的工業和製造業基礎為學生就業和校企合作提供較成熟的場域。“兩岸高教領域如能加深良性互動,對優化台灣高教生態是很有助益的,招生不足、資金匱乏、人才浪費等現象也能得以改善。”

當局限制阻礙交流

台灣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回憶陸生赴該校交流時的場景。“十幾年前,我擔任主任秘書一職,負責照顧來世新大學的陸生。我們清明節一起包潤餅,中秋節一起剝柚子,大家和諧友愛。”李功勤介紹,二○一一年台灣正式開放陸生赴台就讀,陸生數量迅速增長,在台參加短期研修的陸生一度超過三萬名,盛況空前。

不少校方負責人表示,受兩岸關係影響,如今交換生規模與全盛時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學位生數量更是“簡直要歸零”。台當局近年出台的相關限制性措施,更加劇了兩岸學生互訪、教師互聘的阻力。

融合發展水到渠成

“我們如今談融合發展,其實兩岸一直以來都在融合,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陳清河已在世新大學任教四十二年,多年執教生涯讓他認識到,教育不僅在課堂上,象牙塔外更有一番天地。“要讓學生自己感受和了解真實的世界,用健康理性的態度看待事物,他們的很多觀點自然會改變。”

“兩岸文化的交流合作可能暫存一些阻礙,但文化本身是完全沒有障礙的。”謝顒丞說,從中華傳統文化,到年輕人時興的娛樂生活方式,兩岸青年有諸多共鳴。大陸影視劇、遊戲、綜藝和短視頻等,得到了許多台灣受眾的歡迎,小紅書等大陸社交軟件,也有不少台灣年輕人在使用。“當超越意識形態藩籬,兩岸民眾的情感共通點一定比想像的還要多。”

(福州十六日電)

中新社記者 張楊彬

2024-04-17 張楊彬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31938.html 1 台教改卅年弊病漸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