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4月14日
第B08版:澳門街
澳門虛擬圖書館

英倫學藝澳門開店巴黎擺攤

張芷澄獨創樹脂首飾在本地打開市場

樹脂工藝要經十七個工序

張芷澄年初在巴黎參與市集

Fornia積極參加藝墟推廣品牌

下月結束實體店的Fornia冇氣餒

英倫學藝澳門開店巴黎擺攤

——記樹脂首飾設計師張芷澄

文、圖:廖半農

談到首飾,人們總會習慣在前面加上“珠寶”二字,畢竟傳統文化中的首飾,體現審美之外,它的“貴重”是更重要的實際功能,繼而也衍生出財富、地位、宗教及社會象徵。十八歲便開始學習珠寶設計的張芷澄(Fornia),曾跟珠寶名師學藝,英倫闖蕩進修,現在她卻用珠寶設計的技藝創作樹脂首飾,成為了一名樹脂藝術家,並在澳門創辦了獨立品牌Chí Chí Jewelry。

勇字當頭英倫學藝

談起張芷澄年輕時候的學藝生涯,她笑稱:“勇”字當頭。因為年輕,一往無前。十八歲的她,得知香港知名珠寶設計師Dora Tam在澳門開首飾店,二話不說推門進去就拜師做學徒,得益於那幾年打下的堅實基礎,促使她後來走上首飾工匠之路。二十五歲那年,出於家庭因素,張芷澄迫切想要離開澳門,於是帶着兩個行李箱,手頭上只有一點點錢,再次僅憑一個勇字,孤身前往英國,開始嶄新的人生。她覺得,因為只有廿五歲,青春有着無限的衝勁,只想着走出去。

無依無靠的異國生活,當然艱苦。和大多數人一樣,她找不到工作,在唐人街做了半年洗碗工。後來機緣巧合,獲英國頂級百貨Harrods面試機會,最終因為她有珠寶設計基礎獲聘成為百貨公司珠寶店銷售員。工作安定後,終於讓她開始切實感受英國的生活。

她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加上語言優勢,銷售業績一直名列前茅。且在工作同時張芷澄開始進修,報讀大學英文藝術史,該課程對後來她設計首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了她的藝術修養以及審美鑒賞力。廿七歲的張芷澄,依然無畏無懼,拿着自己長期保持的亮麗成績單,直接與公司高層表達訴求,其一是加薪,其二是出資讓她進修珠寶學校的相關課程。出乎她意料的是,公司非常正面地回覆:既決定出資讓她進修,同時也為她加薪。她不僅獲得了快樂與滿足,還有公司對其成績的認可帶來的鼓舞。

腳疾回澳轉換跑道

努力加上幸運,這一年的進修她不負所望,在差不多結束時,接到了一個該行業人人夢寐以求的實習機會。“我是唯一一個拿到了實習機會的學生,也是唯一一個亞洲人”她說。也正是從那時開始,身體日積月累的問題逐漸顯現。做銷售長時間站立使她的腳落下毛病。實習大半年後,被診斷出骨頭已裂開,急需醫治。但在倫敦由於各種原因她一直被迫拖延病情,眼下的腳疾促使她萌生了轉換軌道的念想。因為,只要繼續當銷售,就得繼續長時間站立工作。

於是她決定離開英國。對她而言,“離開是一個選擇”,她說,“就像生活中的很多選擇一樣。”

貧窮激發的想像力

為了醫腳,從英國回到澳門後,她接到了葡人之家的邀請,與兩位藝術家一起合辦首飾展覽。張芷澄稱,要辦一個展覽,就得有很多展品,但短時間設計出一批以黃金或是銀器製成的展品,需要的不僅是時間與精力,更多的事經濟成本。她坦言,當時幾乎是“兩袖清風”,家裡經濟條件又不足以為她提供支持,着力研究及摸索一番後,她想到了利用樹脂為原材料設計首飾,“其實就是因為窮”,她笑稱,“窮是能激發無限想像力的”。

“你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當用來幫助你,而非用來限制你的”。自此她就開始了以“樹脂”為材料製作首飾,“每一個吊墜都要經過倒模、打磨、拋光等十七個工序,至少要七十二小時”,張芷澄說,“想要有好的結果,一定要有好的過程。”因為熱愛,她自己就是自己的能量源。

藝墟參展開拓客源

首飾作為藝術,應該是一種精神載體,與個人發生緊密的關聯,精神上得到滋養,比僅僅只是裝飾有意義有價值得多。她決定開創自己的品牌,但獨立設計師要從廣闊市場中獲得自己的客源並不容易,創業初期“虧本賺吆喝”是常態。張芷澄稱,初期主要靠積極參加展覽,尤其是藝墟,“對我幫助最大”她說,“雖然我的首飾定價在藝墟屬於偏高,但每次參展銷情都非常理想,對品牌的推廣亦起了非常重要作用。我在那裡建立了一批穩定的客源,即使藝墟結束了,他們會通過線上約到工作室選購首飾”。

張芷澄認為參展的意義在於,別人能夠關注你,了解你的設計你的創意,她們會慢慢地信任你。這幾年,張芷澄一邊在學校從事全職文職工作,並以這份全職支撐着她毫無顧慮地沉浸在自己的首飾創作上,一邊還努力地鞏固這些穩定的熟客去觸及更大的客群。二○二二年,尚是疫情期間,在大批中小企難以經營之際,她再次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開辦了Chí Chí Jewelry實體店。她稱,因為樹膠的創作過程需要獨立空間室,實體店可以承載起此功能。即使如此,她並未將此視為一盤生意。“更覺得像是在養着自己的興趣,不像在創業”,她坦言自己並不擅長管理金錢,所幸與別人孤注一擲不一樣,因有正職收入的支撐,恰恰可視它為一份副業,所以反而沒有甚麼壓力。

由巴黎到澳門的cafe

疫情全面開放後,她隨即把參展市場擴至海外。剛從巴黎參與市集回來的張芷澄說,那只是一個很小型的市集,當初原意是想把“澳門製造”帶出去,想看別的地方的人怎樣評價自己作品。意外地,她這次的銷情也非常好,因為該市集還認識了當地其他組織者,並對下一次參與其他的巴黎市集做了基礎的洽商,已計劃九月再赴巴黎參與市集,希望讓更多人看到“澳門原來有這樣的設計師,澳門有這樣的品牌”。

對很多人而言很難的事情,從張芷澄口中說出來,總顯得輕而易舉。她是無畏派,也是行動派,一向清楚自己想要的是甚麼,柔美外表之下,是一顆目標明確、執行力超強的堅強心臟。“對我來說,幾千塊的機票,飛十幾個小時,就可以在一個與澳門完全不一樣的地方與不一樣的人交流,我覺得這是件輕易就可辦到的事。但對很多人來說,好像會很艱難,或者覺得歐洲是遙不可及的地方”。

她從來不會侷限自己,談及未來計劃,她遺憾提到因租金問題,Chí Chí Jewelry實體店只經營至今年五月底。但她看起來並沒有太多的沮喪,而是興致勃勃地描述着:“現在網絡那麼發達,未來我也可以在工作室設計好作品,再用一個華麗相襯的手提箱與客人約在一家有品味的咖啡廳見面,慢慢向她介紹我的作品,我知道想要對接好市場,學會講故事也是必要的。這樣的方式經營,也未嘗不可啊。”

她的創業經驗就像她的創作一樣,是難以複製的。她有着創作者的隨心所欲,也坦然接受隨心所欲帶來的後果。她以一種全然不同的卻又適合自己的方式,把興趣轉換成了創業。

2024-04-14 文、圖:廖半農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31364.html 1 英倫學藝澳門開店巴黎擺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