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文化
“吃飯的文化”,這是大題目,我先從家中飯桌說起。
在我童年回憶裡,大部分時間家人都能聚在一起吃飯。我家吃飯的規則,是吃飯前先向比自己年長的打招呼,我排行第七,連父母在內要打八個招呼。等所有人都打了招呼,也要等爸爸媽媽或長輩先動筷。
夾餸也有規矩,好吃的要留給爸爸媽媽和長輩,只能夾面前的餸,不能“飛象過河”。長輩夾給我們是例外,這就養成了禮讓和忍耐的習慣。
如果家中有客人,我們要坐小枱或在廚房旁的地方吃。吃飯時不能高談闊論,一來怕口水橫飛不衛生,二來怕誤嚥和不消化,這都是為健康着想。吃完飯要靜靜地等其他人吃完,才能一起離開,如果有事就要告訴其他人已吃完,可否先離開飯桌。
家中溫馨的時光,是飯後吃水果和坐在一起聊天。我記得一個芒果分三份,兩邊果臉和果核,分切的人最後挑,其餘兩人可用猜包剪揼決定誰先挑,或年長讓年少,或輪流,讓我們理解平均的道理。切西瓜也如是,另外西瓜皮不浪費,教我們切好去餵雞;柑皮、沙田柚皮要留起,曬乾後用途很多;荔枝核、橙核、番荔枝核等都洗乾淨,第二天爸爸會教我們放入泥土種,讓我們明白不浪費、物盡其用和萬物生生不息的道理。
這些都是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學到的知識,現代父母卻忽略了。水果是切好放在孩子前面,飯是煮好挑最好的放在孩子面前,而孩子是看着電視或手機放入口的。科技進步了,道德文化卻退步了。
(二之一)
馬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