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樹不是樹
年初,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參觀的時候,碰巧遇上了新加坡藝術家趙仁輝的攝影展覽 “Singapore, very old tree”(新加坡,有故事的樹)。
展覽入口的導言寫得相當優美,由於展板上只有英文,在此斗膽粗淺地翻譯一下當中的片段:“樹木是會呼吸的歷史印記,記錄了個人足跡,蘊含了集體回憶……它們的樹根深扎在新加坡的各個角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交織。”
展覽設有十七個燈箱,燈箱裡放了十七張樹木的照片,復刻日光下的一枝一葉。每個燈箱旁邊的展板上,記載了相應的人物訪問,把樹木生平娓娓道來:馬路旁的非洲桃花心木,在一次車禍中被刮走部分樹皮,因形似兩隻猴子,被信眾稱為“靈猴樹”,一度成為祈禱熱點;一所國際學校原本打算在新建大樓時,移除工程選址上數層樓高的馬來菩提樹,在學生積極爭取下,校方決定把它遷移六十米,並在生態評估中發現此樹在英軍區建立前(一九五○年代)便已存在;一名藝術學院的戲劇系學生,在一次演出前恐慌發作,她立馬走到校內的青龍木下,做過幾組深呼吸後,情緒便恢復平靜。
一棵樹,承載的是風土民情,歷史背景;透露的是水土氣候,地理環境。一棵樹,卻又不只是一棵樹。樹甚至還可以當治療師,在內地,“抱樹”正在成為一種新興潮流。生活在繁雜社會的年輕人,通過抱樹來緩解焦慮。這種“樹療”是一種古老療法,現時英國衛生研究所的專家認為,大樹的生物場可以淨化人體的內在磁場,樹木的能量足以治病。經常在森林中練氣功的人可有這樣的體會:如果在白樺、橡樹、松、柏、杉樹旁練功,會感到精力充沛、神清氣爽,偶得小病也會迅速消失。
科林 · 塔奇在《樹的秘密生活》提到:“老樹能夠進行的光合作用,其實超過年輕樹木,這是近年科學家的新發現。一棵一百二十歲的樹,只不過是人類剛過了青春期的青少年……如果人類想借助森林來對抗氣候變遷,就必須讓森林有機會慢慢變老。”
樹總是在給予、在治癒,不爭不搶,卻常被視為擋住發展之路的障礙物。樹木成長需時數十年,甚至上百年,而砍伐,只需一個強硬的命令。百年根基,毀於一旦,悲乎哀哉!
長居鋼筋水泥的叢林,不免令人身心缺氧。若是累了,不妨去一趟卓家村,那十棵古木會傾聽你的心事;若是氹仔太遠,也可逛逛瘋堂斜巷的花園,把願望告訴連理樹的綠枝。
陳于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