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廣播
不久前到某城市機場休息室候機,服務人員禮貌地告知要自行關注航班資訊和登機時間,為保持環境安靜將不會進行廣播提示。我不禁有些意外之喜,近些年出行頻繁,對機場的高音喇叭越發感到深惡痛絕。每個航班的登機、延誤以及催促遲到乘客都要不厭其煩地廣播數次,如果是航班較多的機場,那基本是此起彼伏,沒有一刻停歇。你既不能安安靜靜地讀書看報刷手機,也不可能悠然自得地閉目養神想心事。廣播聲起,航班正點也會心頭一緊,晚點更將陡增焦慮。過程中如需接打電話,則受其干擾愈加不勝其煩。因為有了機場廣播的存在,大家在其掩蓋下或必須或可以毫無顧忌地高聲喧嘩,機場也彷彿成了市場。這些年也去過一些國家,中國機場的廣播頻率和音量絕對稱得上是“之最”。當然,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還有高鐵站,盡職盡責的高音喇叭讓洶湧的候車人群始終情緒亢奮、神經緊繃、奮勇爭先。
曾經與一位朋友探討過此問題,她卻堅持有廣播的必要,其本人就曾因延誤登機而被廣播“尋人啟事”,至今仍難忘其大名在機場大廳內飄蕩的感覺,另外她認為廣播對無法瀏覽航班資訊的盲人還是有需要的。我卻不能認同,因為我也曾有過被告知飛機晚點,可耐心等候廣播通知,於是放心地趁機到機場各處參觀遊逛,結果再回到登機口時卻發現飛機早已起飛。工作人員的解釋是機場太大而我可能走得太遠,所以沒能聽到廣播,正確做法是應留在登機口附近等候提示。這個經歷同樣讓我始終記憶猶新,只是從此不再寄希望於廣播喇叭,航空公司等手機App遠比那人工播報準確、及時還無遠弗屆。而單獨乘機的盲人我還未曾遇到,即使有,那聾人的問題如何解決也需要考慮。
其實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外機場開始取消登機廣播,比如新加坡的“寧靜機場計劃”,只在少數如兒童、護照丟失,航班延誤等緊急情況下才進行廣播,就是要避免其帶來的干擾噪音,除了對乘客不利,對長期工作在其中的機場工作人員更是有害。據說居住區、商業區白天超過六十分貝、晚上超過五十分貝就屬噪音,而人耳剛剛能聽到的聲音不超過十分貝,低聲耳語約為三十分貝,大聲說話為六十至七十分貝,分貝值在六十以下為無害區。如此算來,機場、高鐵站播音員借助高音喇叭的大聲播報一定遠超此數。
記得前一段時間,氹仔運動場舉辦的演唱會被投訴擾民。遠離此地的我當初聽聞此事後頗不以為然,現在看來,人稠地狹的澳門,要打造“演藝之都”和引客進社區,相關問題的平衡協調的確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