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缺的科幻課程
不知不覺,本欄自二○○七年一月起已經連刊了十八年。欄目初建時推動填補鄉土教育懸缺課程的初心,已得以實現。澳門歷史和地理已納入中小學課程體系,並已經先後出版包含澳門文學、歷史和地理內容在內的教科書。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筆者深信教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學校課程。而所謂高質量課程的內核,即為既能滿足學生全面發展,又能支持學生未來發展需要的課程。正是如此,任何一個地方的課程革新,都必須要時刻審視其課程體系是否存在懸缺,並適時給予填補。例如,特區政府即將推出的課框基力修訂方案,並預告將增加人工智能教育以及跨學科課程,這都是對課程懸缺的積極回應。
所謂懸缺課程,是指學校應該提供卻沒有提供的學習經驗。這個概念強調了教育體系中可能存在的缺口,即那些被認為對學生全面發展至關重要,但未被納入正式課程的知識和技能。識別和彌補這些懸缺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全面發展,為未來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那麼,還有那些懸缺課程應予關注甚或應予納入呢?
科技創新,是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落腳點。國家近年教育政策即提出在“雙減”工作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目的就是要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像力、探求慾,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而加強科技教育,同時也是特區政府近年推動的重要教育政策,並已初見成效。
回到筆者最關注的課程議題,現在我們的科技與科學課程是否存在某些懸缺課程呢?我的答案是,至少存在“科幻教育”的懸缺。
一般而言,科學課程包括了三個主要的組成,即科學知識、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精神、態度和價值。當中的科學知識,除了知識本身外還會包含科學發展史。比如,中學生都會知道居里夫人開創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以及發現兩種新元素的歷史。當然還有小學時學過的牛頓、愛迪生、瓦特等等故事。可是,我們希望學生認識“現在”的科學知識,以及“過去”的科學發展史,卻未有重視向學生提供學習經歷,讓他們探索、憧憬和嚮往科學的“未來”。甚至,我們會基於現時人類對科學的有限認知,一定程度地排斥或限制學生對科學和科技的“幻想”。
實際上,包括青少年的任何人之所以有動力向前,都離不開對“未來”抱有“幻想”。換句話說,就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筆者最喜歡的科幻電影,是一九八九年由米高霍士主演的《回到未來續集》。電影吸引筆者之處,不只是緊張的故事情節和幽默搞笑的演出,更多的是對未來世界(設定為二○一五年)的描述,一個少年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科幻教育的概念最早在美國得到提出和發展。一九五三年,莫斯考維奇在美國首創了科幻課程,他還組織了一九三九年在紐約市舉行的第一屆世界科幻大會。而科幻教育在美國獲得成功的推廣要歸功於希利加斯,他於一九六二年在科爾傑特大學開設美國首個大學級別的科幻小說課程而聞名。這些早期的嘗試為科幻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並影響了後續在其他國家科幻教育的實踐。
(科幻教育 · 一)
一 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