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4月08日
第A16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積極情緒的力量

積極情緒的力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積極心態和情緒如同清新空氣和營養食物,是孩子生命、生活和生機的能量泉源。在積極教養氛圍長大下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安全感和自尊心。他們的人際關係更為和諧,思考和行為也相對樂觀,從而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本文探討一下關於積極情緒的家庭教育。

積極情緒的重要意義

首先,積極情緒能讓父母及孩子更長壽、更健康。在一項長達七十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邀請了一百七十八位完成受訓的修女匿名測試。這些修女在二十二歲時寫下自己的小傳記,研究人員將這些傳記從最積極到最不積極之間分成四類。當這些修女八十五歲時,最積極一類有百分之九十還活着,最不積極一類只有百分之三十四還活着。九年後,當修女九十四歲時,最積極一類有百分之三十四還活着,而最不積極一類只有百分之十一還活着,當中的差異十分顯著。原因是積極情緒可提高人體內的多巴胺水準,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同時帶來更好的睡眠和休息,從而讓人們更長壽、更健康。

其次,積極情緒可以讓孩子的心理更具韌性。在復原力實驗中,研究人員邀請了一批被測試者當眾演講,使他們產生一定程度的焦慮後,又突然幫助他們擺脫困境。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人員檢測了每位參與者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恢復至原有的心律和血壓水平。結果發現,帶着積極情緒走進實驗室的被測試者,其心血管復原時間最短,說明其復原力最快。由此可見,當面對威脅時,擁有積極情緒的人擔心會更少,復原速度更快,更易於面對及接受挑戰。

此外,積極情緒還能讓孩子更具創造力。在外科醫生解題實驗中發現,當醫生們獲得愉快和放鬆的好心情後,他們明顯地有更好的表現,更善於在診斷中整合案例資訊得出結論。因為當人在積極情緒狀態時,大腦能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這些神經遞質能促進神經元間的連接和溝通,從而增強大腦的認知功能,提高專注力和創造力。

積極情緒的認知深化

社會心理學學者芭芭拉 · 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將積極情緒分為十種,包括:喜悅、感激、寧靜、興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勵、敬佩和愛。在孩子早期成長階段,如果父母能多從欣賞、鼓勵和支持的角度來施教,孩子的心田就如同得到春日暖陽的照耀,小小的樹苗便能在滿滿的溫暖中茁壯成長。

當孩子處於積極情緒狀態時,他們會因為感到開心而笑,眼睛會露出一點點皺紋,臉頰會稍微抬起,有時候甚至會在大笑時露出牙齒。有些快樂的感覺可能會讓孩子發出歡樂的尖叫聲、興奮地呼喊或者笑出聲音。正如幸福理論PERMA中,積極情緒(Pleasure)是首要的元素,同時亦是最受家長們喜愛和歡迎的。因為積極情緒能讓孩子感到開心、幸福和滿足,同時也有助於他們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更容易和別人交流和玩耍。

此外,積極情緒對孩子而言還是執行力提高的助力。因為積極情緒能夠激發孩子的動力和能量,促使他們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目標,並從事有意義或有趣的活動。當孩子完成了一些積極行動後,他們會體驗到愉悅的感覺,這時,孩子體內會分泌快樂激素多巴胺。多巴胺的釋放將進一步激勵孩子,使他們更渴望持續或重複這些積極行為。當積極情緒、積極行動和愉悅體驗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時,孩子的執行力和成就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這將為孩子奠定堅實的基礎,助力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迎接各種挑戰。

然而,值得家長注意的是,當孩子陷入過度喜悅的情緒狀態時,他們對外界環境的察覺力以及感受危險程度的能力將會降低。如果在遊戲或玩耍時過於興奮,孩子們可能會忽略潛在的危險,有機會導致意外事故發生。另一方面,當孩子需要決策或規劃時,如果情緒過於亢奮時,可能會未能作出全面思考,甚至沒有考慮決策後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從而導致決策過於草率。因此,家長在引導孩子們參與各類活動時,務必善意及溫馨提示他們,既要享受生活的樂趣,也要時刻保持警覺,確保自己的安全。例如:孩子在遊樂場或公園玩耍時,如果他們真的過於興奮,建議家長可以在生理需要方面給予適當的停頓,如:擦汗、擦背、脫外套、飲水或進食;或者給孩子一個簡單的任務,如分享零食給家人或一起玩耍的小朋友等,好讓過於興奮的情緒能得到紓緩。

積極情緒的引導策略

要培育孩子的情緒力,筆者建議家長在孩子年幼之際便開始適當引導,尤其是三歲前的嬰幼兒期最為關鍵。對於襁褓嬰兒而言,他們可能難以理解積極情緒的概念,因此家長在引導時可以着重於引領孩子感受當下的感覺,簡單地說出:“寶貝現在是喜悅/害怕/悲傷/生氣等。”這樣可以慢慢地讓孩子學習情緒的詞彙並逐漸領悟其含義。對於已經能夠說話的孩子,則可以請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如是否開心、是否舒服等,這是培養孩子情緒覺察能力的初步方法。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可以借助繪本、學習工具、遊戲等多元化的途徑來教授孩子認識六種基本情緒:開心、害怕、厭惡、悲傷、憤怒與驚訝。尤其是就讀幼稚園階段的幼兒,他們正處於社會情感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建議家長在親子閱讀時,多引導孩子觀察角色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猜測角色的情緒,並分享自己的感覺和經驗。這樣,孩子不僅能從故事中學習到情緒的知識,還能透過共情來提升情緒覺察。此外,建議家長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擬,來幫助孩子理解不同情緒的處理方式。比如,當孩子遇到挫折或衝突時,家長可以引導他們用積極的方式表達情緒,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通過發脾氣或逃避來應對。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勵孩子運用適當詞彙表達當下的感受,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孩子的自我認知,亦有助於孩子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

由於情緒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度和體驗,是一個主觀的感受,因此培育孩子認識情緒的最佳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當家長面對外界事物時,宜多用積極、樂觀且充滿正能量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並鼓勵孩子亦分享他們的情感體驗。即使面對不如意的事情或其結果是負性,家長也可引導孩子如何看到事情中積極的一面。例如:在孩子身體不適而臥床時,家長可引導孩子深刻體會家人的關愛,共同用積極心態希望早日康復。這樣不僅能夠為孩子的不適起到緩解作用,更能培養孩子以積極的心態來思考和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孩子將逐漸學會以更加樂觀的態度來看待問題,從而更好地適應並克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

積極情緒的行動實踐

研究表明,人與人之間的肢體接觸,尤其是擁抱,對增進個體的幸福感有着顯著的影響。因此,筆者建議親子之間應該增加身體接觸,如經常擁抱,這不僅有助於加深親子之間的情感連接,更能為孩子帶來安全感和自尊心的提升。除了親子間的擁抱外,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動作,如走路時挺直胸膛,也能對人們的心理狀態產生積極的影響。挺直胸膛的行為能夠刺激迷走神經,激發自信的積極情緒,為我們的生活注入活力。

此外,手部是人體最敏感的觸覺區域之一,經常進行拍手或擊掌等手部動作,能夠刺激這一區域,從而引發快樂的情緒反應。這也是為甚麼人們在歡樂的時刻常常會不自覺地拍手或擊掌,因為這些動作能夠帶來積極的情緒體驗。 筆者建議家長多陪同孩子進行三十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運動不僅能夠促進身體發展,更能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內啡肽等積極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能夠帶來快樂的體驗,提升孩子的情緒狀態,進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因此,家長們不妨抽出時間,與孩子一起進行戶外運動,享受親子時光的同時,也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加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

最後,如果家長想培育子女的積極情緒,筆者認為以身作則至關重要。父母需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學習以積極之心態去思考,多言積極之語,多做積極之行。這樣,孩子將耳濡目染,自然培養出積極向上的情緒。因為家長的一悲一喜、一言一行、一舉一步,孩子都會有意無意地看在眼裡,記在心頭。父母是孩子投影世界的模範,他們的言行舉止時時刻刻都在影響着孩子。父母心態積極、專注、投入和負責,將是孩子成長中最寶貴的滋養。

黃雪蓮

2024-04-08 黃雪蓮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30166.html 1 積極情緒的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