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4月04日
第B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亂世備忘)清明的親恩

清明的親恩

清明節前夕,到了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做講座。往學校途中,雨一直在下,想起快清明了,就跟來接我的學生,開始了關於清明的討論。

她說她家鄉的清明節,會在田野間尋找一塊空地,為祖先劃下圈地,寫上名字,然後焚燒紙錢以表敬意。我說在港澳,因為大家沒有這種土地,紙錢可以是有信封包裝的式樣,上面填上先人名字,確保收到。

她提到,她們這些“○○後”,因為父母還跟着長輩拜祭祖先,可以學到一點拜祭傳統,儘管這樣的傳承已顯得力不從心。她相信對於“○○後”的孩子,若沒有父母的引領,這些文化或許就會在他們的生活中消失無蹤。因為年輕一代,不容易明白這些儀式背後的意義,很難有投入感,也就很難傳承。

說到這裡,我忽然想到自己的母親,她在我爸爸離世後,晚餐之後仍會急匆匆地要回家,她說因為爸爸在等她。我當時驚訝地說,爸爸已經不在了。她卻堅定地說,是的,但在她心中,他一直都在。這便是我們紀念先人的意義所在。不是僅僅因為儀式的形式或習俗的延續,而是因為在我們的心中,他們從未真正地離去。

我想,其實儀式本身就是文化的載體,是連結過去親人的紐帶。清明祭祖,這個習慣看似簡單,卻流露出對家的記憶與尊重,好像那些過往的人們,真的一直都在。這些連結不僅僅是對已逝之人的追憶,更是對文化與家族傳承的尊重。連結的方式,是讓我們放下工作,在一縷的輕煙中,想起亡者的種種,家庭的各種故事。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儀式中,思考死亡與逝去,找到與自我、與生命的連結,與親族的關係。因此,即使是簡單的祭祀,理解與珍惜,傳承與記憶,真的很重要。

林玉鳳

2024-04-04 林玉鳳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29535.html 1 (亂世備忘)清明的親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