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口岸營商 特色掛帥
出入境口岸是旅客抵達的第一站,若口岸商圈及周邊配套具有當地特色,往往可成為城市獨特的宣傳渠道甚至是“打卡”位,在旅客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早前政府表明會持續優化包括口岸周邊地區在內的營商環境,透過各種各樣特色活動,吸引旅客及居民到口岸經營場所和不同社區消費。
綜觀國際上的旅遊城市,不少大型名店倉均落在機場口岸附近,品牌店號列陣迎賓。縱使所售的商品未必當季款式,但因售價相對便宜,成為旅客離境前最後“血拼”之地。這些名店倉世界各地大同小異,談不上有特色,但勝在可滿足旅客“買買買”的需求,因而備受追捧。
本澳口岸雖然多,但周邊缺乏偌大空間開設名店倉以拓展口岸經濟;反之,走小而精路線,在有限的空間融入更多本澳特色元素,更切合澳門實際情況。以今年即將投入營運的青茂口岸澳門邊檢大樓內的“粵澳名優產品博覽中心”為例,落成後設有粵澳及葡語國家名優產品展銷區和展示空間,增加推廣“澳門製造”等的銷售渠道。目前有關方面正在招商並籌備進駐,有意申請進駐的企業主要涵蓋餐飲、手信、免稅店、超市等。
口岸擔當着展示城市的窗口作用,應集中展示澳門文化和特色元素,在統籌規劃上,宜有意識地引入具本地特色的企業,凸顯“澳門製造”,減少同質化。旅客在閒逛消費時,一件件“澳門製造”的產品,不僅亮出澳門產品的實力,也在訴說澳門故事,讓旅客有把它帶回家留念或作伴手禮送贈親友的興趣。
由於澳門與內地相通的口岸多,大部分旅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未必會在口岸停下步來品嘗本澳美食和體驗文化特色,未來宜針對不同的客群規劃訂案。例如機場、港澳出入境口岸,由於客源和出遊性質不同,這些旅客停留在口岸的時間通常較長,口岸商舖可引入具特色的中小企,如可嘗試引入本澳文創元素,讓更多小企參與,成為向外展示澳門魅力的平台之一。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