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醫有感
上世紀末成功擊退大腸癌,增強了我抗病的信心。從那時開始,每當患上一些常見的病痛,初時多是依靠自癒力和智慧去抗擊,待至碰壁後,才去就醫。
最近不知是否體質欠妥,不時咳嗽,有時有痰,有時乾咳。適值生活在他鄉的孻女回來省親,為免“大煞風景”,我到家居附近的公立醫療機構求醫。
是日當值醫生查詢病情後,尚未道出我患的是甚麼病痛,即開始進行針灸治療,下針後即在我眼前消失。
大概半小時後,醫生才再度出現,為我拔去針灸針,表示治療結束,同時留下一張門診預約便條,日期是兩個月後的最後一天。我看後暗想:假如首次拔針後,病患的痛感沒有紓緩,要一段長時間才再接受複診和治療,是否恰當?有關醫生可有考慮過患者病情多變的可能性?為何自始至終都沒有向病人詢問一聲身體在針灸後有何反應?在這類醫生的心目中,病人的康復究竟排在第幾位?
女兒得悉我健康欠佳,建議去她那位醫科畢業的同學開的診所就醫。她說,其同學的醫技頗受好評,雖然其診所選址較為偏僻,但病人不少。我們按址前往門診那天,雖是準時到達,仍需等候十餘分鐘,待上一位病人離去才輪到我進入診室。在極盡其詳的問診後,醫生讓我先後接受多項治療。我們足足逗留了一個多小時,才離開診室。
翌日清早醒來,頓覺之前不適多時的腳痛終於開始好轉,相信痊癒之日在望。
這次求醫,除了讓我進一步加深對病痛的認識,也讓我看到公私營醫療機構在治病救人方面會如何給患者留下不一樣的印象。
方 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