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類文明百花齊放春滿園
二○二三年三月十五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鄭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議。一年來,全球文明倡議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支持,被寫入中國同其他國家簽署或發表的多份雙多邊合作文件,與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一道,成為中國為國際社會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戰略引領。
推動文化交流文明互鑒
習近平主席將全球文明倡議的核心內容高度凝練為四個“共同倡導”,即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展現了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崇高目標。在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卻因隔閡誤解加劇地區動盪的今天,全球文明倡議深刻回答了不同文明應如何相處、人類文明該向何處去等重大問題。習主席指出,中方歡迎各國積極參與倡議合作,促進不同文明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打破交流壁壘,賡續人類文明的薪火。
必須指出,文明絕無高低優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習俗,孕育了不同文明,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世界。一些人炮製鼓吹“文明衝突論”“文明優越論”等論調,“西方中心主義”沉渣泛起,只會將人類社會推向衝突對抗的境地。中國通過全球文明倡議,強調尊重文明多樣性,倡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推動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彰顯中華文明開放包容博大胸懷。
彙聚友好合作國際共識
當今世界,多重挑戰和危機交織疊加,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在不同文明包容互存、交流互鑒中尋求智慧、凝聚力量,實現團結協作、和平發展。過去一年,習近平主席親力親為踐行着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在矛盾重重、紛爭不斷的世界,激揚起消弭誤解隔閡、增進民心相通的友好合作主旋律。習主席在同世界各國領導人會談會見時多次指出,要加強人文交流,夯實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礎;在主持中國——中亞峰會和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等重大多邊會議時反覆強調,要深化文明互鑒,倡導不同文明和平共處、和合共生;在覆信阿拉伯知名藝術家、中亞留學生、孟加拉兒童、比利時友好人士、南非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師生、美國華盛頓州“美中青少年學生交流協會”等各界友好人士時,寄望各方增進理解、友誼與合作。
應當看到,分裂與對抗不是世界民意主流,和平與發展、共同推進世界現代化才是民心所向。世界不需要“新冷戰”,打着民主旗號挑動分裂對抗,本身就是對民主精神的踐踏,不得人心,貽害無窮。中國從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模式強加於人,不搞意識形態對抗,而是主張求同存異、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全球文明倡議既充分尊重文明多樣性的客觀現實,又努力尋求各種文明間的最大公約數;既重視文明傳承,又鑒往知來,合力探索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引領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的世界潮流。
提升澳門文明紐帶作用
澳門是中西文明最早交往交流之地,也是傳統和現代文明交融薈萃之地。數百年來,中西方文明在澳門交流互鑒,多種語言文化、多元價值觀念、各類宗教信仰、不同風俗習慣相互影響、融和共存,形成眾多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展現出澳門中西文化和諧融通、共生互促的獨特風貌和特質,彰顯了中華文明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突出特性。澳門憑藉其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明互鑒經驗,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良好社會環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獨特話語體系,可以在推動全球文化交流文明進步中更好發揮橋樑紐帶作用。
回歸祖國以來,澳門多元文化繼續碰撞融合、交相輝映,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此和諧共處,成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明確將澳門打造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為澳門發揮文明紐帶作用,促進文化交流、民心相通創造了更為廣闊的天地。相信在國家大力支持和澳門各界共同努力下,澳門一定能建設好“一基地”,為推進全球文明倡議落實落地,為推動國際人文交流合作、促進各國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作出更大貢獻。
龔 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