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倡取消樓按限制 開放引才
【本報消息】在“地產興衰對澳門社會及經濟的影響”座談會上,多位發言的地產商會、企業代表表示,樓價持續下行,對經濟復甦帶來影響。在公屋供應充足、樓市下行周期下,不僅要“撤辣”穩樓市,更要取消樓宇按揭限制,回歸自由市場主導;另外適當開放政策,吸引大灣區人才、資金來澳,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
第一太平戴維斯澳門董事總經理廖沛霖表示,美國高息環境持續,企業、居民還款負擔增加,倘美國減息幅度不如預期,企業面對壓力更大。銀行面對樓按拖欠比率上升,對按揭取態轉趨審慎。去年本地相隔十多年再次賣地,但錄得一入標、一流標結果,反映市場信心不足。期望政府關注樓市持續下跌,對整體經濟、民生有重大影響。過去幾年政府已收回大量閒置土地,未來如要調控樓市,可透過增加賣地節奏,有效管理市場供需關係。
寬灣區人才定居條件
利嘉閣地產(澳門)董事總經理廖梓嘉表示,公屋供應量增加,已為樓市帶來調節作用,讓一些無力購買私樓的居民安居樂業,現時政府絕對有條件“撤辣”。另外,政府經屋及橫琴新街坊可申請最多九成按揭,但私樓按揭上限僅七成,令人感覺與私人市場競爭。期望政府取消銀行壓力測試,把按揭成數及借貸機制交回銀行決定。此外,政府應研究放寬投資移民條件,吸納更多人才、錢財,讓澳門人口盡快增至百萬人的水平,配合未來澳門發展需求。
仲量聯行澳門總經理唐偉樂表示,內地、香港已取消樓市調控措施,澳門已沒有必要保留相關措施。近年政府提出粵港澳大灣區,鼓勵居民到大灣區城市置業、發展,故建議放寬符合條件大灣區人才來澳置業、定居的條件,留住相關人才共同建設澳門。
世界不動產聯盟中國澳門分會主席謝鎮宇表示,特區政府用開放性思維,學習香港大規模吸引人才和投資移民政策,重開澳門回歸初期的吸引不動產投資移民政策,只允許投資商業房地產(如商舖、辦公樓、工廠商廈等),不造成住宅價格攀升,促進澳門經濟快速全面復甦,也充分顧及民生福祉,激發澳門經濟發展、參與構建國家新發展格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港樓回報佳資金外流
澳門地產業經紀協會會長王世發表示,香港“撤辣”、暫停壓力測試,如澳門不跟隨,勢必進一步動搖經濟。香港“撤辣”後,在港購買不動產毋須任何額外印花稅,無論是購買成本或是租金回報,香港都比澳門優勝。未來不單是內地資金,甚至連澳門資金都會流向香港,對本已疲弱的澳門物業市場無疑雪上加霜。近年政府強調港澳融入大灣區,在鼓勵澳人北上創業、投資、消費等“南水北調”時,澳門應開放相應政策,讓“北水南下”。
澳門地產業總商會理事長葉建華表示,大灣區人員流動是大勢所趨,在自由貿易、大灣區共融區域合作前提下,外地人在澳置業額外付稅款顯得不合情理。香港、澳門一直奉行簡單低稅制原則,但房地產偏離此原則,實行複雜高稅制。港府全面“撤辣”,讓房地產重回自由市場,澳門也應盡快全面撤銷不合理的稅項。按揭成數方面,政府應把審批決定交還給銀行,堅持市場的事市場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