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司法銜接進“深水區”
【本報記者廣州九日電】廣東省高級法院院長張海波表示,粵法院將出台第三個指引,持續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案例研究基地、粵港澳司法研究創新基地等建設,推動三地司法規則銜接進入“深水區”。
張海波表示,以高質司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在高質發展。去年,全省法院全審結一審涉港澳民商事案件一萬三千件,佔全國六成四,辦理國際區際司法協助案件三千多件。其中深圳法院“完善國際法律服務和協作機制”等四個綜合改革試點經驗舉措,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向全國推廣。
廣東法院又在訴訟規則機制銜接持續深化,特別在制度“軟環境”對接獲突破。在各方推動下,粵港澳三地的司法規則銜接從制度理論性研究進入具體實踐,從更緊密司法協助到構建涉港澳特別程序規則,再到規則直接吸收借鑑。
去年廣東在出台首個審理涉港澳商事糾紛司法規則銜接指引的基礎上,又出台第二個指引,司法規則銜接已包括案件管轄、訴訟主體、文書送達、證據審查、域外法適用等多方面。
在司法實踐中,廣東通過建設全省統一的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查明平台、發佈中英葡三語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糾紛典型案例,準確適用國際公約、國際慣例和域外法審理涉外涉港澳案件等,推動內地與港澳司法規則銜接向縱深發展。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域外法查明平台資源增至三百七十多個查明案例、三萬部域外法、近七萬份裁判文書,聘請三十位港澳法律專家任首批專家庫成員,去年全省法院通過適用國際公約、慣例和域外法審理案件一百二十一件,涉港澳法六十多件。
廣東跨境糾紛化解效能全面提升,比如持續擴大調解“朋友圈”。建立全省統一的港澳調解員名冊,聘請一百二十名港澳調解員參與跨境糾紛化解。去年底,經過最高法院批准,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探索吸納香港國際調解中心、香港調解會等港澳調解組織為特邀調解組織,成為全國首個允許引入港澳特邀調解組織的試點地區。
提升司法公信力
此外,粵港澳審裁對接進入“快車道”。積極打造“仲裁友好型”司法環境,引導當事人更多選擇仲裁化解糾紛,依托裁審對接電子平台,調取仲裁案卷由線下平均兩個月縮至數小時,仲裁保全、執行和仲裁司法審查辦理效率大幅提升。
最後是實施涉外涉港澳台審判精品戰略。去年,廣東兩案入選最高法院指導性案例,六案入選涉“一帶一路”、適用國際條約和慣例等典型案例,提升涉港澳審判司法公信力,越來越多港澳當事人將灣區內地九市法院作為訴訟“優選地”。